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出处出自清代赵执信的《秋暮吟望

释义高高地在小阁居住,自甘终老山林,闲时吟诗作赋也丝毫不为秋天到来而悲怆。

秋暮吟望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作品简介

《秋暮吟望》是清代诗人赵执信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不脱离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怀,其时令是秋季,时间是暮色夕阳。首联自言愿意“栖老一枝”“不为秋悲”,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看似旷达,实显无奈;后面三联以“斜阳”“落叶”“鸿”“菊”“短烛”“低横北斗”等低沉意象为主,缀词成章,惆怅失意之情溢于言外。

创作背景

赵执信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秋暮吟望》此诗当作于赵执信被革职之后。

作者简介

赵执信

赵执信

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

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青州益都(今山东淄博博山区)人。赵执信才华出众,十八岁便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但是其人性格狂傲,加上早获仕籍而荣耀非常,遭到了同僚的嫉恨与排挤。康熙二十八年(1689)赵执信因孝懿仁皇后国丧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以“国恤张乐大不敬”的罪名被弹劾革职。削职除名之后,赵执信便绝意仕迸,漫游湖海,最后隐居终老。其主要作品有《饴山诗集》二十卷(含词集一卷),《饴山文集》十二卷,另有《谈龙录》《声调谱》《礼俗权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