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ion to localhost:9312 failed (errno=111, msg=Connection refused)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的意思及全诗出处_诗乎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出处出自宋代叶采的《暮春即事

释义我静心坐在窗前认真研读《周易》,不知道春天已过去了多少时间。

暮春即事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作品简介

《暮春即事》是南宋诗人叶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古代知识分子春日潜心求学的情景。全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瓦雀慢行”“杨花飘落”,正是这些轻盈的小动静惊扰了临窗苦读的诗人,打破了他内心的平静,不觉发出春光易逝的感叹。这首诗风格平易,笔调轻松,刻画生动,给人一种舒心之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者在《千家诗》流行版本中误为叶李。“即事”指诗人看到眼前的景物,为这个画面写了一首诗,也有即兴的意思。因此,《暮春即事》这首诗是因兴致忽然到来,而写的一首轻松的作品。它可能是诗人在读书时信笔写成的。

作者简介

叶采

叶采

南宋时期官员

叶采(生卒年不详),字仲圭,号平岩,邵武(今属福建,一说福建昭武)人。宋理宗淳祐元年(1141)进士,官至枢密院检讨、翰林学士兼侍讲,是理学家朱熹的再传弟子。他的即事诗平实又不失情趣,通俗而有韵味。《全宋诗》录其诗二首。

叶采的诗

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