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行

qīng ér miàn chūn fēng chán
shuāng dēng xuán jīn fēi cháng shān xuě shēng shù
绿 huái jiā dào yīn chū chéng shān jié liú xīng
hóng jiǔ guāng níng dāng jiē bèi jīn xíng
zhāo yóu dōng dōng shēng yóu dōng dōng shēng jué
mén kěn shēng táng měi rén jīn jiē yuè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公子行》是唐代诗人顾况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乐府《公子行》内容多写王孙公子的豪奢生活。此诗以时间顺序为线索,集中了公子在一天内吃喝玩乐等典型细节,刻画出一个轻薄儿的典型形象,揭露和批判了王孙公子的荒淫豪奢。全诗以奇特的想象、典型的细节和精妙的比喻塑造人物形象,造语新奇,笔锋犀利,色彩秾丽,风格冷峻。

作者简介

顾况

顾况

唐朝大臣、诗人、画家、鉴赏家

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至德二年进士。德宗时官秘书郎。李泌做宰相时,他迁著作郎,泌死,他作《海鸥咏》一诗嘲诮权贵,被贬为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于茅山。顾况与元结同时而略晚。他也是一个关心人民痛苦的新乐府作者。作诗能注意“声教”而不仅仅追求“文采之丽”(《悲歌序》)。他根据《诗经》的讽谕精神写了《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都是讽刺劝戒之作,其中也有直接反映现实的,如《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