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道中书所见

jīn chéng liú xún jiā zuì
chū mén lǎn mín fēng cǎn cǎn chóu fèi
nián xià qiū hàn yuè shǔ suì
yíng lái tiān míng dàn píng
diào xīng huǒ chuí chǔ
wǎng luó fāng gāo xuán guó guǒ suǒ
shí yǒu bǎi ròu fēi
tiān tiān wén gǎn fěng
dān zhě shuí zi fàn jiù nán
qīng shēn yíng bǎo yuǎn
pán pán yàn mén dào xuě jiàn shēn
bàn lǐng féng chē rén niú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雁门道中书所见》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记述了诗人雁门途中所见,写出元朝统治下,兵役繁急,剥削惨重,官吏贪残,法令严酷,北方人民呼天不应,走投无路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憎恨。全诗描写具体,语言苍劲,有高度的真实性和概括力。

作者简介

元好问

元好问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