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běi chí yún shuǐ kuò huá guǎn qiū fēng
yuán zhǔ shuāi qiě yìng kōng
cǎi líng hán shàng ǒu zhōng
fēn cáo wǎng jīn pán xiǎo jìng tōng
cǎo piàn piàn wǎn hóng
bēi jiǔ zhān jīn shang diào wēng
fāng chū yàn gāo tóng
yáo luò guān shān yān liú zhàn gōng
yán chéng shū wèi yǎn qīng yàn zhī zhōng
cān jūn huān dào báo gō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歌紧扣题目的“临眺”展开,“北池”句至“片片”为诗人与友人眺望之景,后半部分则融情于景,以“异方”“故里”的对比,抒发思乡之情,尾句宴终自谦之词与题目相呼应,又表达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全诗多处使用对偶、用典的艺术手法,融情于景。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