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

yōu yōu dǐng zhǐ jīn yōng
yíng qiān shān chuān gèn bǎi zhòng
fēng xíng cháng yǒu yún chū běn duō fēng
yuán zhōng liǔ tíng tíng shān shàng sōng
xīn shū xiāng lèi có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途中》是唐代诗人杨炯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抒发远行怀乡的哀愁和畏谗惧谤的忧思,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无所依托的极苦之情。诗的前两句写离开长安的情景;三、四句感叹路途遥远、行役艰难;五、六句由征途的艰险渲染胸中的波澜;七、八句借前人诗句写离别景物,突显诗人在逆境中坚贞的品质;最后两句写诗人乡泪独洒,孤苦无告,表现其精神上的寂寞和苦闷。这首诗写得清新刚健,气骨苍然,袭用古诗词句而自创新境,令人读之自然浑成。

作者简介

杨炯

杨炯

唐朝大臣、文学家

杨炯(650—692),字令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补校书郎。公元681年充崇文馆学士,迁太子詹事司直。因讥刺朝士的矫饰作风而遭人忌恨,武后时遭谗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后出为婺州盈川令,卒于官,故亦称“杨盈川”。“初唐四杰”之一。在诗歌方面,反对宫体诗风,擅长五律,所写边塞诗意境阔大,气势宏放,语言精丽严整。有《杨盈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