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看山

chuán shàng kàn shān zǒu shū guò shù bǎi qún
qián shān chá biàn tài hòu lǐng jīng bēn
yǎng kàn wēi jìng xié liáo rào shàng yǒu xíng rén gāo piāo miǎo
zhōu zhōng shǒu yán fān nán fēi niǎo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江上看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采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在江上看山时所见山川如万马奔腾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自眉州赴汴京船行途中内心愉悦之情。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