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出处出自唐代常建的《江上琴兴

释义江中的月影更白幽蓝的江水也越發的深沉。

江上琴兴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作品简介

《江上琴兴》是唐代诗人常建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江上抚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通过琴声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展现了诗人高超的琴艺和深邃的心境。此外,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自身才华和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江上琴兴》此诗创作于贞观年间,正值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之际,社会政治较为稳定,经济逐渐繁荣,文化艺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常建在仕途上曾有过一定的成就,但随后因为种种原因而遭遇挫折,深感怀才不遇的痛苦。在这个时期,他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慰藉。江上弹琴的场景给了他深刻的触动,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作者简介

常建

常建

唐代诗人

常建(708—765),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与王昌龄同榜。曾任盱眙尉。一生仕途失意,后隐居于鄂州武昌(今属湖北)。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还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有《常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