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处出自南北朝萧纲的《蜀道难·其二》
释义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蜀道难》是由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纲(梁简文帝)所作的一组诗作。自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就在有关蜀道的作品中对其加以描写渲染。萧纲的《蜀道难》写了巫山一带的险峻地势,诗歌短小而凝练。
梁代文学家
——王令《暑旱苦热》
——戴叔伦《苏溪亭》
——万楚《题江潮庄壁》
——李白《古意》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张淑芳《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
——刘克庄《湖南江西道中十首·其四》
——陆游《大寒出江陵西门》
——刘琨《扶风歌》
——卢照邻《明月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