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喻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弈喻》是清代学者钱大昕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寓意深刻,以下围棋为比喻,阐述了“人贵有自知之明,也贵有知人之明,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轻视别人”的道理。全文依事取譬,抽象事理,短小精悍,议论风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予观(1)于友人(2)一客数败(3)嗤其失算(4)辄欲易置之(5),以为不(6)己也。顷之(7),客请与予对局(8),予颇易之(9)(10)下数子,客已得先手(11)。局将半,予思益苦(12),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13),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14),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1)者,终日默坐而已。

在朋友那里看下棋,有位朋友多次输了,我讥笑他失算,总想要替換他,认为他及不上自己。过了些时候,这位朋友要跟我对局,我很瞧不起他。刚下了几个子,他已经占先了。棋下到将近一半,我冥思苦想得更厉害了,而对方的智谋还绰绰有余。最后点数,他净胜了我十三个子。我羞愧得满脸通红,说不出一句话。这以后有人招呼我看下棋,我就整天坐在一旁默默无语。

今之学者(15),读古人书,多(16)古人之失;与今人(17),亦乐称人失。人(18)不能无失,然试易地(19)以处,平心而度(20)之,吾(21)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22),何暇论人哉!

现在的学者,读古人书,多非议古人的失误;跟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数说人家的过失。一个人本来不可能没有过错,然而换一个位置设身处地、平心静气地想一想,我果真没有一点过失吗?往往我能够知晓别人的过失而不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失,我能够指出别人的小毛病却不能看到自己的大过错,我找自己的过失尚且顾不过来,哪里还有空闲去议论别人呢!

弈之优劣有定(23)也,一著(24)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25)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26),世无孔子(27),谁能定是非之真(28)?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29),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30)曾观弈者之不若已(31)

下棋的优劣,有一定的标准,一着棋的失误,人们都能清楚地看到,即使领先的人,也不能避忌。有道理存在,人们便能根据这道理来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若世上没有孔子那样的圣人,哪一个人能够判定是非的标准?既然这样,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没有收获;我没有过错,未必不是大的损失,而彼此相互讥笑,没完没了,这就还不如看棋的人了!

注释

(1)弈:下棋。

(2)所:处所,住的地方。

(3)一客数败:数(shuò):屡次,多次。

(4)嗤其失算:讥笑他谋划不当,不会算计。嗤,讥笑。

(5)辄欲易置之:总是想替换他去下棋,意思是替人下。易,变易取代。

(6)逮:及,比得上。

(7)顷之:过一会儿。

(8)对局:下棋。局,棋盘。下棋一次叫一局。

(9)易之:(轻视它)认为它很容易。

(10)甫:刚刚。

(11)先手:下棋时主动形势。

(12)益苦:更加艰苦。意思是难于想出招数。

(13)竟局数之:终盘计算棋子(以定胜负情况)。竟,完毕。

(14)赧甚:很惭愧。赧,羞愧得脸发红。

(15)学者:求学的人。

(16)訾:诋毁,说人坏话。

(17)居:相处。

(18)固:本来。

(19)易地:彼此交换地位。

(20)平心而度:心平气和的、冷静的推测,估计。

(21)果:真。

(22)不暇:没时间,忙不过来。

(23)优劣有定:优劣:(棋艺)高低。定:定准,公认的准则。

(24)一著:走一步棋。著,“着”的本子,指下棋落子。

(25)护前:回护以前的错误,袒护所为,绝不认错。《三国志·朱桓传》:“桓性护前,耻为人下。”

(26)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赞成自以为正确的,反对自以为不正确的。

(27)无孔子:意思是没有大智的圣人。

(28)是非之真:真正的是非。

(29)失者未必非得也:失:意思是表面看来是错误。得:意思是道理正确。

(30)无有已时:没完没了。

(31)曾观弈者之不若已:简直连看棋的人都赶不上了。曾,乃,竟。不若,不如。已,同“矣”。

创作背景

《弈喻》是用下棋打比方、借下棋的事情讲道理的文章。钱大昕为规训其子弟、门人正确认识自己同时正确对待别人的过失,创作了这篇文章。

文学赏析

《弈喻》借事议论,用浅近易懂的事例,非常生动地说明了一个人观他人之失易、观自己之失难,应当“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客观事物的哲理。全文依事取譬,抽象事理,短小精悍,议论风生,能给读者以许多教益。

文章第一自然段生动简洁地叙述了一次观弈、对弈的经历。观弈时,作者对客是“嗤其失算”“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已”;对弈时却是数子先失,中盘苦思冥想,终局惨败,最后落得个“赧甚,不能出一言”的结果。观弈和对弈时,作者对自己和对客人的棋技判断差距如此之大,这引起了作者的深思。“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默坐”正是作者弈败后冷静反思的表现。由此引出第二段发人深省的议论。以“弈”喻“学”,提出学者应辩证客观地看问题,要像下棋一样,多从对方的角度看,冷静地思考问题。这一段首先列举“今之学者”不正确的治学态度。“多訾古人之失”,“乐称今人失”,“多訾”“乐称”,形象地刻画了那些“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的学者的浮躁情态。然后提出作者的主张,看问题应当“易地以处,平心而度”。第三段,扣住弈棋情况深入一层议论,指出下棋的好坏有标准,大家能评判。事理方面的问题由于各人都认为自己正确,是非标准就难定了。“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由此,作者指出:别人的短处,可能正是自己的长处;而自认为没有短处,却正是最大的短处,于人于己,都应当正确对待、全面评价,所以绝不应该彼此嗤笑。

在选材上,作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事实胜于雄辩”,能否选好事例,对于一篇说理文来说极为重要。《弈喻》类似今天的杂文,事例典型与否更是成败的关键。作者精心地选择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而且是ー次令十分难堪的经历,这本身就很容易警动读者。加上事例的前后对比十分鮮明,富于戏剧性,先是观人之失,作者从心限里瞧不起客人的棋艺;是见己之败,事实证明客人的棋艺比他高得多。这样有趣而严峻的事实,深刻的哲理已暗寓其中,不由得读者不接受。作者对事例的剪裁,也见功力。凡是与主题无关的,如棋场的气氛、客人的形貌、下棋的步骤等一概省去,而着重于反映作者的心理变化,并以此变化为线索,凸现整个事例。先是“其失算”,以为“不逮己”,后来对局,“予颇易之”,再后“予思益苦”,最后“予赧甚,不能出一言”,描写紧紧扣住主题,不枝不蔓。这为下文所要阐明的道理作了铺垫,使下ー段省去了许多抽绎引思的文字,文章自然就精练了。

在结构上,作者构思很精巧。三段之间跳跃性很大,每段前后并无任何关联词语,读来却丝毫没有接不上、梗阻不通的感觉。原因在于作者注意了文章的内在联系——道理的连接和发展,这也就是古人说的“文气贯通”。如前所分析的,作者在第一段落笔时,就已考虑到主题的需要,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读完一段,虽不能说已得出第二段要揭示的道理,但至少已接受了作者的“暗示”,第二段跳跃再大,也不会觉得突然。第三段对第二段显然跳跃也很大,由于它是第二段哲理的深化和发展,即由讨论个人的得失到探求真理的得失,这是思维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顺理成章,读者也会感到很自然。同时,在揭示哲理的方法上,全文均采取对比的方法。第一段将客与己对比,将客的失败己的失败对比;第二段是今人和古人对比,是自己的过失与别人的过失相比;第三段是把下棋和探求真理对比。由于方法的一致,文章也就显得脉络清晰,前后统一。另外,该文每段虽无关联词语,却注意了词汇的前后照应。三段文字的中心词都是“失”,这个“失”字的内涵是一致的,而它的外延却随着段落的变化而扩大,这是古代散文修辞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既有助于加强文章的整体性,而又使它错落有致、含蕴无穷。

在语言方面,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精心讲求。像“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等句,对仗工整,道理在一正一反的比照中相对而出,十分醒目。对仗句用得好,不仅能使语言精练,句子含义丰富,而且由于上下文对比鲜明,读来朗朗上口,加之蕴含哲理,容易构成警句,加深读者的印象。

作者简介

钱大昕

钱大昕

清代乾嘉学派大师

钱大昕(1728—1804),清代学者。字晓徵,一字辛楣,号竹汀,晚号潜揅老人。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年间(1736—1796)进士。由编修累官至少詹事、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年(1775)以后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治学方面颇广,尤精校勘、音韵。著有《十驾斋养新录》《恒言录》等。后辑为《潜揅堂全集》。

参考资料

  • [1]毛庆.情真理切质朴自然——读钱大昕《弈喻》[J].新闻战线,1986(11):33-34
  • [2]夏咸淳 陈如江.历代小品文观止.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498-499
  • [3]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1927-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