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秋日》是南宋高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庭前的草衔着几分秋意,蟋蟀、寒蝉的鸣叫相互应答;三、四句写邻家院子里的“豆花”蔓子打老远爬过墙来。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富有生活气息,特别是炼字“衔”“答”“解”,颇为传神,拟人化手法的运用,颇显生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庭草(1)秋自短长(2),悲(3)传响答寒螿(4)

庭院中的小草在怨恨着秋天,正自顾自地说长道短;悲鸣的蟋蟀用它们的叫声,来陪伴寒蝉的吟唱。

豆花似(5)(6)邻好,引蔓(7)殷勤(8)远过墙。

那豆荚花呵,似乎懂得要沟通邻里间的友好情谊,特意将藤蔓远远地伸过了短墙。

注释

(1)衔:衔恨,含恨。

(2)短长:说长道短,议论秋风好坏。

(3)蛩:蟋蟀。

(4)寒螿:寒蝉。

(5)解:理解,懂得。

(6)通:沟通。

(7)引蔓:伸长蔓条。

(8)殷勤:情意殷切。

创作背景

高翥是江湖派中较有才情的代表诗人,《秋日》这首小诗,即是作者在夏末秋初,伴着习习秋风,漫步在自家小院里的一时兴来之作。

文学赏析

春秋时节的景物,似乎触处皆是诗。在诗人眼中,一草一虫,一花一叶,都是那样可爱,那样富有情趣,信手拈来,许多佳作便问世了。此诗好似随口吟出,那样自然天成,毫无做作,显得趣味盎然,别具风致。

小草对于秋天的到来是最敏感的,第一阵秋风便会吹黄它的叶尖。当作者漫步庭院时,首先映入眼帘、提醒他时令已秋的景物恐怕也是那绿中开始泛黄的小草。所以作者不写花,不写树,而是下笔先写草。一个“衔”字,传神地刻画出了小草长长短短的叶稍上的那一点枯黄。这时候的秋色还不明显,自然界还以绿色为主,代表秋天的黄色只有小草叶尖上的那一点。作者着意刻划这一点,把无形的秋具体化,仿佛是小草伸长脖子首先衔住了秋的衣角,而后秋才会张开它金色的翅膀去拥抱整个庭院以至世界,这是多么有趣而又活灵活现的描写。凉风至,白露降,蟋蟀、寒蝉感阴气而啼,这是夏末秋初的又一个显著特色,于是作者接着描写那躲在草丛里、墙角边的秋虫此起彼伏、互相答和的鸣唱声。在一片聒噪的虫鸣声中,作者漫步来到墙边,抬头望去,只见长长的豆荚藤蔓上缀着一朵朵淡色的小花,曲曲弯弯地越过墙头,伸向隔壁邻居院中。此情此景,不禁触动了他的情怀。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平日里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种种往事刹时涌上心头,诗人把满腔感激之情寄托在这长长的豆荚藤上,请藤儿替自己给邻居殷勤地问声好吧,藤儿在秋风中摇摇摆摆,已过墙头,真象通人意似的。

《秋日》全诗四句皆写景,然而客观景物中无不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小草泛黄“衔”秋色,秋虫鸣叫发“悲”声,无一不是作者的主观意识。特别是“似解通邻好”一句,更是“有我之境”。把自然景物描写得如此有人情味,不仅使本来普普通通的景物变得可亲可爱,而且使诗歌含蓄有味,曲折有致。

情韵意思俱胜,体现了宋人绝句之长。尽管诗中之景限制在小庭院内,但细致具体,且亲切有味,有即小见大之妙。读者可以从这些具体的小景物联想到庭院以外的大景象。“一叶知秋”,正可用以概括此诗的艺术特点。

作者简介

高翥

高翥

南宋诗人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字九万,号菊响。余姚人。少时习诗。后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晚年归故里,筑室于林湖畔,自称。信天巢涛作朴素自然,具有民歌风味。著有《菊磵小集》,收入《四库全书》,其《清明》一诗被收入《千家诗》,并善绘画。

参考资料

  • [1]陶文鹏主编,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1,第740页
  • [2]霍松林,胡主佑注释,宋诗三百首,东方出版中心,2020.06,第386页
  • [3]钟铭钧等,古典诗词百科描写辞典 增订版,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07,第13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