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rén chéng huáng kōng huáng lóu
huáng fǎn bái yún qiān zǎi kōng yōu yōu
qíng chuān hàn yáng shù fāng cǎo yīng zhōu
xiāng guān chù shì yān jiāng shàng shǐ使 rén chóu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後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黄鹤楼》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作者简介

崔颢

崔颢

唐代著名诗人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年)登进士第。唐玄宗开元(713年—741年)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唐玄宗天宝(742年—756年)初年,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