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zhú chén běi chéng yán qiǎn wèi dào nán zhōng měi xiāng jiàn
nán zhōng duō qiān shān wàn shuǐ fēn xiāng xiàn
yún yáo sàn fān fēi hǎi kuò tiān zhǎng yīn xìn
chù chù shān chuān tóng zhàng lián néng rén guī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吟咏了诗人在流放之地的孤独之感,以及不能与挚友相会、不能回到朝廷的悲愤心情。这首诗虽即兴而作,但情感充沛,语言流畅,生动感人。

作者简介

宋之问

宋之问

唐代诗人

宋之问(656—712),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宋之问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