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宿湘江遇雨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秋宿湘江遇雨》是五代诗人谭用之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湘江夜雨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的羁旅乡愁,但不颓唐。全诗寓情于景,借景以抒情,二者融合无间。同时语言凝炼,对仗工整。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江上阴云锁梦魂(1),江边深夜舞刘琨(2)

湘江上阴云笼罩,使人心情郁闷。深夜里徘徊江岸,想起刘琨的远大抱负。

秋风万里芙蓉国(3),暮雨千家薜荔(4)村。

秋风吹动,万里芙蓉花摇曳生姿。暮雨洗尘,千村的薜荔枝苍翠可爱。

乡思不堪悲橘柚(5)旅游(6)谁肯重王孙(7)

乡思难耐,看见橘柚更令人悲叹。羁旅他乡,如被弃的山野之人无人看重。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8)

就是打鱼人和我相见,也不与我说一句话。自管吹着长笛回岛去了。

注释

(1)锁梦魂:锁:束缚,封住。梦魂:梦乡之魂,指思乡之情。

(2)刘琨:晋朝人,少怀壮志,与祖逖相互激励,常闻鸡鸣而起来舞剑,准备为国家作一番事业。后来常用这个故事以表示胸怀壮志。

(3)芙蓉国:湖南省内因广种荷花,故有芙蓉国之称。

(4)薜荔:又名木莲,一种常绿蔓生植物,多生于田野间。古人把它看香草。

(5)橘柚:橘、柚:这两种水果都盛产于南方,在秋冬成熟。橘一向被称为“嘉树”。

(6)旅游:离家旅行在外。

(7)王孙:本意是贵族子弟,有时也指隐士,这里是作者自指。

(8)岛门:岛上。

创作背景

《秋宿湘江遇雨》这首七律,写于诗人旅游他乡,遇雨受阻,夜泊湘江之中。全诗通过对秋风暮雨景象凄凉的写照,抒发了诗人游子思乡和怀才不遇的感叹。

文学赏析

《秋宿湘江遇雨》这首诗通过描写湘江秋雨的苍茫、寂寥景色,抒发诗人的怀才不遇之感,语意极为沉痛、悲凉。

诗歌一开篇便起得雄浑壮阔。“湘上阴云锁梦魂”,这一句不但形象地描绘出暴雨将至之时的那种风急浪高、阴云密布的景色,而且点明题意,交代因雨受阻、夜宿湘江的缘由。一个“锁”字,流露出诗人被迫困于此地的无奈和怅惘。不过,由于整句取景壮阔,无奈怅惘之中并无衰飒之气,反倒更加激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所以接下来的“江边深夜舞刘琨”一句,诗人即用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表明自己奋发振作、立志救时的抱负和决心。

颔联则转为描写湘江的秋雨景色。“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这两句既对仗工整,又写景壮丽。秋风暮雨之中,诗人眺望远方,只见湘江两岸,满目所见,尽是花枝繁密的芙蓉和随风摇曳的薜荔,煞是美丽。描写“芙蓉”的诗句最早见于中唐柳宗元《芙蓉亭》:“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名之以“芙蓉国”和“薜荔村”,本已极言其多、其盛,再加上“万里”和“千家”的修饰语,则显得更加幅员辽阔,展现出一片广阔无边的花海和绿色原野,面对这样的壮丽景色,诗人的心境也不由得更加开阔了。

颈联由写景转入抒情。其中“乡思不堪悲橘柚”一句,主要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和生不逢时之悲。橘树生长于南方,一旦移植到北方栽种,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变化,结出的果实味道就会有所不同,所以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湖南地处南方,故盛产橘柚,何况眼下又是橘柚成熟的季节,湘江两岸必定是金黄一片、硕果累累。诗人见此情景,对于橘树的适得其所,不禁心向往之。相形之下,自己滞留此地,已是身不由己,再加上生不逢时、有志难骋的遭遇,不觉更加凄苦、悲凉。于是,只能将满腹辛酸化为一声“旅游谁肯重王孙”的呼喊。“王孙”语出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意为隐居的贤士,后来也用来称呼游子,此处则二意并存,借指诗人自己。诗人怀抱经世之才和救世之志,然而却始终不被重视,只能到处漂泊,这其中的苦楚却无人明白。

尾联则以写景作结。“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两句,暗用屈原与渔父之事。屈原虽然不被世人理解,但是尚有渔父与之对话,而自己竟然连屈原都不如,一种世无知音的悲愤溢于言表,令人感慨万千。

《秋宿湘江遇雨》此诗写景抒情,章法严密。一方面情景分明,二者相问写来;另一方面又能融情人景,表现出由雄壮到悲愤的巨大变化,因此极易打动人心。

作者简介

谭用之

谭用之

五代宋初诗人

谭用之(生卒年不详),字藏用。生于唐末。原有集,久佚,《宋史·文苑传》载:“开宝初,有颖贽、刘从义善为文章;张翼、谭用之善为诗。”可见其在宋初尚享诗名。然仕途不顺利,飘泊各地,辗转于陕、豫、湘、皖、浙等地,多与僧道处士交游。擅长七律。工于写景,多寄失意之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有《集外诗》。

参考资料

  • [1]谢明德,温庆福.《湖南旅游文学名篇选读》.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47
  • [2]肃静,阿华.《中国名胜风光诗词选》.北京:中国书店,1992:360
  • [3]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75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