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三首·其二

jīng mán fēi xiāng wèi jiǔ zhì yín
fāng zhōu jiāng chóu xīn
shān gāng yǒu yìng yán ē zēng chóng yīn
chí xué fēi niǎo xiáng lín
liú qīng xiǎng hóu yuán lín àn yín
xùn fēng cháng mèi bái zhān jīn
néng mèi shè qín
tóng gǎn rén qíng wèi bēi yīn
zhōng yōu zhuàng nán rèn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càn)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七哀诗·荆蛮非我乡》其第二首诗写诗人久客荆州,怀乡思归,日暮凭眺,独夜不寐,触处都生悲愁,表达了他的政治苦闷,以及寄居异地、怀念家乡的寂寞忧伤之情;

作者简介

王粲

王粲

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少时即有才名,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曾受到学者蔡邕的赏识。先依刘表,未被重用。后为曹操幕僚,备受曹操重用,官拜侍中,赐爵关内侯,在兴革制度、谋划军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曹操征吴,病死途中。王粲一生以文才而闻名天下,与曹植并称为“曹王”,又是“建安七子”之一,在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他为“七子之冠冕”,著有诗、赋、论等60篇。多篇作品收入《文选》。明代人辑录其作品,编成《王侍中文集》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