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感春四首》是唐代诗人韩愈所创作的一组七言古诗。第三首简短而语意明确,即韩愈于前一年,即顺宗永贞元年,(805)所作《五箴》中的“ 余生三十有八年,发之短者日益白,齿之摇者日益脱,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日负于初心”之意。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朝骑一马出,暝(1)就一床卧。
早晨我骑着一匹马出门游荡,黄昏以后又就着一床睡觉。
诗书渐欲抛,节行(2)久已惰。
诗书也渐渐地被我抛弃在脑后,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修养也懒惰而不肯去管。
冠欹(3)感发秃(4),语误(5)惊齿堕(6)。
戴的帽子斜了,就深切地感受到头发变少,说话出现错误也悲伤于牙齿的掉落。
孤负平生心(7),已矣(8)知何奈(9)。
孤独惆怅,就这样辜负了一生的心愿:往事成烟,我还能怎样?
注释
(1)暝:黄昏,傍晚。此借指黑夜。
(2)节行:品德。
(3)欹:歪斜。
(4)发秃:指因愁闷而头发脱落稀少。
(5)语误:指说话不清楚。
(6)齿堕:齿落。
(7)孤负平生心:孤负:即辜负。平生心:指自己政治上的抱负。
(8)已矣:完了。伤感之词。
(9)何奈:怎么办。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春, 韩愈在江陵府任法曹参军。法曹参军,官阶正七品下,品第在中县县令和中下县县令之间,社会地位不高。参军常受主司的责骂,亦时有遭鞭鞑之刑的威胁。韩愈对这种处境十分不满,心情苦闷。《感春四首》或因时感怀、或因事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