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桧风·羔裘》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为桧国大臣因桧君治国不以其道被迫离去后所作。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句从描写桧君逍遥游宴的生活,反映出桧君失道以亡国之象;后两句抒发诗人对这种亡国之象的伤感情怀,反映出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此诗不用比兴手法,叙事急切繁复,但这种反复絮叨却更能表现出诗人的深切思虑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羔裘(2)逍遥(3),狐裘以朝(4)。岂不尔思(5)?劳心忉忉(6)。
穿着羊羔皮袄去逍遥,穿着狐皮袍子去坐朝。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忧心忡忡整日把心操。
羔裘翱翔(7),狐裘在堂(8)。岂不尔思?我心忧伤(9)。
穿着羊羔皮袄去游逛,穿着狐皮袍子去朝堂。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想起国家时时心忧伤。
羔裘如膏(10),日出有曜(11)。岂不尔思?中心是悼(12)。
羊羔皮袄色泽如脂膏,太阳一照闪闪金光耀。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心事沉沉无法全忘掉。
注释
(1)桧风:即桧地的乐调,《诗经》“十五国风”之一。桧,又写作“郐”。桧地在今河南郑州、新郑、荥阳、密县一带。周平王初,桧国为郑武公所灭,其地为郑国所有。
(2)羔裘:羊羔皮袄。
(3)逍遥:悠闲地走来走去。
(4)朝:上朝。
(5)不尔思:即“不思尔”。
(6)忉忉:忧愁状。
(7)翱翔:鸟儿回旋飞,比喻人行动悠闲自得。
(8)在堂:站在朝堂上。
(9)忧伤:忧愁悲伤。
(10)膏:动词,涂上油。
(11)有曜:犹“曜曜”,闪闪发光的样子。曜,照耀。
(12)悼:悲伤。
创作背景
《桧风》是产生在中原古代名河溱洧流域的民间歌谣,是西周封国郐国的歌谣,是桧国(郐国)即将灭亡时期的作品,展现了历史的真实。
《毛诗序》曰:“《羔裘》,大夫以道去其君也。国小而迫,君不用道,好洁其衣服,逍遥游燕,而不能自强于政治,故作是诗也。”验之于诗,庶几可信。桧国为西周初期周武王封置的礹姓侯爵小国,在今河南省密县东北,为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后,历经唐尧虞舜至夏商周,文化底蕴丰厚,但高贵的出身,枕在头下的深厚文化积淀,最终没有挽救其衰亡的命运。由于统治者骄奢淫逸,国势日渐衰微,平王东迁后不久,即被郑武公所灭。《桧风·羔裘》当为郑武公灭桧前的作品。因桧国国君耽于奢华而忽视政治,桧国大臣谏而不听,被迫离去后而作此诗。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桧风·羔裘》是写一位女子思念她心仪的男子,这位男子是位官员。此诗为表现相思的痛苦而作。
文学赏析
《桧风·羔裘》当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全诗表达了身处末世的臣子深切而无奈的心痛感觉及深切思虑。
诗首章“羔裘逍遥,狐裘以朝”两句看似叙述国君服饰,但言语间充满感情色彩。钱澄之分析说:“《论语》:狐貉之厚以居。则狐裘燕服也。逍遥而以羔裘,则法服为逍遥之具矣。视朝而以狐裘,是临御为亵媟之场矣。先言逍遥,后言以朝,是以逍遥为急务,而视朝在所缓矣。”(《田间诗学》)这段分析为读者更深一层地理解诗旨提供了门径。即便是大国之君,身处盛世,不以仪礼视朝,不以国事为务,犹为不可,更何况当时桧国“国小而迫”,周边大国正虎视眈眈,存亡生死危在旦夕,处境如此而不自知,不能不让人心存焦虑。“岂不尔思,劳心忉忉”,这是身处末世的臣子深切而无奈的心痛感觉。
第二章诗意与第一章相同,但在回环往复中更让人感受到诗作者对国之将亡而桧君仍以逍遥游宴为急务的昏庸行为的幽远绵长之恨。
诗末章一改平铺直叙的路子,选取羔裘在日光照耀下柔润发亮犹如膏脂的细节性情景,扩展了读者的视觉感受空间,使诗人的心理感受有了感染读者的物象基础。在通常情况下,面对如此纯净而富有光泽的羔裘,人们会赞叹它的雍容华美和富丽堂皇之气,但在诗人为读者提供的独特的情景上下文中,如膏脂一样在日光下熠熠发亮的羔裘是这样的刺眼,令人过目之后便难以忘怀,这难以忘怀之中又无法抹去那份为国之将亡而产生的忧愤之情。“岂不尔思,中心是悼。”意思是:不为你费尽思虑,怎么会离君而去心中却时时闪现那如脂羔裘呢?思君便是思国,作为国之大夫,无法选择国之君主,只能“以道去其君”,但身可离去,思绪却无法一刀两断,这便是整首诗充满“劳心忉忉”“我心忧伤”“中心是悼”层层推进式的忧伤和愁苦的历史原因。
《桧风·羔裘》全诗没有风诗中常用的比兴手法,叙事也显得急切且繁复,但从这近乎祥林嫂式的絮叨中确实可以感受出诗作者的深切思虑。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7
- [2]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197-198
- [3]周明初等注释.诗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90
- [4]王秀梅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83-285
- [5]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80-282
- [6]邵炳军 张静.《诗·桧风·羔裘》《素冠》作时补证.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