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

shuí yán shēng jiǔ shì jūn bié
shàng fāng yóu zài shū wèi miè
yāo zhōng shuāng dài mèng wèi tóng xīn jié
cháng kǒng suǒ yáo huá wèi rěn zhé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有所思》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构思巧妙,首两句出笔不凡,由分离不久,别时并不痛苦,即由不应相思或不太相思起,而后转入相思更苦,以别于生离日久,别时万般痛苦的套数,以显思妇的情更深、意更笃。接写闻衣香、睹书信,触物勾起的相思之情,转折自然。再承上写魂梦萦绕的忆念之深,使忆念之情逐次深化。而故作掩饰和不忍折花,使忆念之情更加深邃,使自怜之情更加含蕴。

作者简介

萧衍

萧衍(梁武帝)

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人。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出生在秣陵(今南京),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因为拥立齐明帝萧鸾有功,当上了中书侍郎。公元502年(南齐中兴二年),代齐和帝自立。博学能文,勤政爱民。长于文学,有才子之名,是“竟陵八友”之一,精通琴、棋、书、画,还能亲自动手制作、改良乐器,是个不错的调音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