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溪时咽绝,风枥方轩举。

出处出自唐代韩愈的《莎栅联句

释义冰冻的山溪,此时流水之声已鸣咽欲绝,寒风中的枥树,却挺拔高扬。(韩愈)

莎栅联句

冰溪时咽绝,风枥方轩举。

此处不断肠,定知无断处。

作品简介

《莎栅联句》是唐代诗人韩愈和孟郊创作的联句诗。韩愈两句意谓,溪水被冰冻住的时候流水的呜咽声已经断绝,杨树在寒风之中显得更加轩昂挺拔。孟郊两句意谓,倘若此情此景还不能令人断肠的话,那一定就没有能令人肠断之地了。全篇语短意深,虽为联句,却像五绝,写法疏密适当,对举工整,意思完整。

创作背景

从孟郊句中“断肠”语看,《莎栅联句》这篇联句当写于孟郊失子时,孟郊失去幼子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春,韩愈已分司在东都洛阳。

作者简介

韩愈

韩愈

唐代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