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出处出自明代谢榛的《榆河晓发

释义战斗时扬起的尘土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古老的戍楼几人能够空闲。

榆河晓发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作品简介

《榆河晓发》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描绘了晨曦初照、群山巍峨,居庸关在远处若隐若现的壮丽景象;颔联进一步渲染边疆的苍茫与辽阔,同时也隐含着边疆生活的动荡与不安;颈联笔锋一转,由景入情,表达了对边疆战事何时能息、守边将士何时能安的忧虑与感慨;尾联用典,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虽心怀壮志,但岁月蹉跎、鬓发已斑的无奈与惭愧。全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透露出一种老大无成的伤感,也有对战争的反思。

作者简介

谢榛

谢榛

明代布衣诗人,后七子代表

谢榛(1495—1575),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与李攀龙、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之一,初以布衣为七子领袖。在“后七子”中,是唯一提出较完备的论诗主张的人。其诗及诗论,在当时及其后,都有较大影响。一生浪迹四方,未曾入仕。眇一目,自幼喜通轻侠,爱好声乐。有《四溟集》《四溟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