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

出处出自宋代陈师道的《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释义在狭窄的山路上,曾巩乘坐着竹轿,他双眼明亮,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作品简介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是北宋诗人陈师道为回应其师长曾巩(南丰先生)出山做官情景和心境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曾巩出山的情景,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在“仕”与“隐”之间的抉择和挣扎。曾巩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这种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为民请命的情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曾巩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以其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深受时人敬仰。陈师道作为曾巩的学生,对老师的出山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老师重新担当社会责任的敬佩。因此,他创作了《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这首诗,以表达对曾巩出山情景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作者简介

陈师道

陈师道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境困窘。早年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元祐(1086-1094)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任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诗学杜甫,苦心锤炼,质朴苍老,深受黄庭坚推重。为江西诗派代表性作家,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