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五月五日》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了楚人对屈原的遭遇,怀有深深的悲哀,写出了对屈原悼念的心情,抒发出自己对屈原的伟大形象的敬仰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屈氏已沈死,楚人(1)衰不容(3)。
屈原已沉江自杀,楚国的百姓为他意见和建议的不被君主容纳而感到悲哀。
何尝(4)奈(5)谗谤(6),徒欲(7)却(8)蛟龙(9)。
哪里能制止君主身边的小人谗言呢,只不过试图驱赶河里的蛟龙罢了。(言外之意就是让屈原在葬身的汨罗江中安静的离去,再也没有外人干扰他的生活了。 )
未泯(10)生前恨(11),而追(12)没(13)後踪(14)。
现在已时过境迁,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消除屈原生前的憾恨,目前需要做的是要追随屈原的遗踪遗志,一直坚持和发扬下去。
沅湘(15)碧潭(16)水,应自(17)照(18)千峰(19)。
碧绿的沅水和湘水平静而安详,也算告慰了屈原的在天之灵,河岸两边的许多山峰都不由自主地倒映在沅水和湘水中,与屈原共享一千多年以后的和平美好时光。
注释
(1)楚人:楚国人,这里指楚国的百姓。
(2)哀:悲痛之意。
(3)不容:不为世间所不容。容,容媚之意。
(4)何尝:反问语气,哪里,并不是,未曾之意。
(5)奈:怎样。
(6)谗谤:诽谤之意,屈原的诗作中可以看到很多“谗”字,比如“众谗人之嫉妒兮”,比如“被离谤而见尤”。意译为,未曾奈何诽谤。
(7)徒欲:白费力气地做某事,徒劳地去做什么事情。比如张九龄诗句“无恩报国士,徒欲问玄穹。”
(8)却:退,此处指阻挡之意。比如李白诗诗句“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9)蛟龙:兴风雨的的龙,这里指秦国。
(10)未泯:没有消失,仍然存在之意。比如陆游诗“虽然此心犹未泯,何至死去同蠢蠢。”
(11)生前恨:指活着的时候的遗憾和悔恨。比如赵汸诗句“鹃声似挟生前恨,蝶舞曾忘梦里愁。”
(12)追:寻求,寻找。指端午节人民纪念屈原,或者是传说中听闻屈原自沉,人们纷纷向水里扔食物。
(13)没:等同于首句的“沉”。也可以理解为照应屈原《九章》中的“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
(14)踪:踪迹,可以指精神,情操。甚至可以理解为屈原的尸体。
(15)沅湘:沅水和湘水,典故出屈原《湘君》“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后人多用沅湘二字凭吊屈原,如戴叔伦诗“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如陆游诗“半世学骚终不近,空余清梦上沅湘。”
(16)碧潭:碧绿色的深水处。指的就是屈子自沉之处。这个词也可以追到屈原诗里,比如《渔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长濑湍流,溯江潭兮。”
(17)应自:应该,当然会。比如周美成词句“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
(18)照:映照(出倒影)。
(19)千峰:众多山峰。
文学赏析
屈原出身世家贵族,却心怀家国,心系百姓,衷心辅佐楚王。他极力推崇苏秦提出的“合纵”之法,主张楚国应该联合秦之外的其他弱国如齐等,建立军事联盟,共同抗击强秦,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击破张仪所倡导的“连横”(和秦结盟)之计。可惜,楚王身边一干人等,包括公子子兰在内,都是一群胆小怕事之徒,尤其视秦为猛虎,甚至于怂恿怀王赴秦,结果被秦王留作人质,使怀王客死他乡。屈原的大半生基本上处于被贬谪流放的境地,当得知秦军最终攻破楚国郢都,屈原怀着一腔悲愤与绝望,自投汨罗江,和这个他既爱又恨着的世界作别——既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那么我还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吧。
以下逐句分析:
【屈氏已沈死,楚人哀不容】——屈原见不得世间的污泥浊水,容不下身边的奸佞小人,宁可投河,也不与宵小之辈同流合污。楚国人一方面为屈原不被容于当世而悲叹,另一方面,其实何尝不抱有和投江前遇到的渔夫同样的不解:为何单单您三闾大夫容不下这个世界呢?与众生浮沉又有什么不好呢?偏要自寻烦恼,自诩高洁,这就是和自己过不去嘛。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屈原的一次次进谏,根本抵消不了皇帝身边佞人的流言蜚语和恶语中伤,可谓志大才疏力不足,终究不过欲以一己之微力,击退赶走蛟龙而已。说动听一点,这叫“徒有缚龙力”,说难听一点,不过是“蚍蜉撼大树”,典型的不自量力。犹如和风车决斗的堂吉柯德,虽勇气可嘉,却无回天之力。读不懂周围的政治空气(空気が読めない),徒然高估了自己而已。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我梅尧臣不能替屈死的屈原老先辈了却生前的心头之恨,便只能在屈原当年流放过的地方,寻找着些许先生留下的足迹。想起自己家贫无资,没有屈原的显赫身世,应考落第,虽欲继续攻读,奈何家境不济,只能托人混个小小的秘书之职。空有屈子之才,而无屈子之“尊”。在屈原当年幽愤投江的地方,姑且祭问一下水下的先生:我梅氏今后该何去何从,是曲己献媚保自己,还是洁身自好效先人?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来到当年屈原流放的沅湘之地,“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仿佛感受到先生的冤屈如流水般源源不绝。想象屈原先辈徒步跋涉在江边草泽,仰天长叹空有一番家国情怀,却无人识其衷肠,该是何等的孤独无依。梅尧臣仿佛读懂了屈原的内心:我也何尝不像您啊,我的报国之志同样得不到朝廷的赏识。清澈的沅水和湘水,承载着屈原深深的怨恨,北流不止,流向楚国都城郢都,向沦为遗民的楚人倾诉着自己的委屈,证明着自己的洁白。但是,千年之后,不见了江边徘徊的屈子,“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映照着沅水、湘水之中,不从有过丝毫的改变。人在自然面前,何等的渺小,罢了,罢了,不去争得一时的名利与得失,一切随其自然吧。
五月五日,端午既到,姑且以屈子之遇,宽慰一下怀才不遇的自己吧——放心自然,自我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