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流水断桥
大桥名清江桥,在樟镇十里许,有无闻翁赋《沁园春》、《满庭芳》二阕,书避乱所见女子,末有“埋冤姐姐、衔恨婆婆”,语极俚。后有螺川杨氏和二首,又自序杨嫁罗,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骑迫,间逃入山,卒不免于驱掠。行三日,经此桥,睹无闻二词,以为特未见其苦,乃和于壁。复云“观者毋谓弄笔墨非好人家儿女”。此词虽俚,谅当近情,而首及权奸误国。又云“便归去,懒东涂西抹,学少年婆”,又云“错应谁铸”,皆追记往日之事,甚可哀也。因念南北之交,若此何限,心常痛之。适触于目,因其调为赋一首,悉叙其意,辞不足而情有余悲矣。
流水断桥,坏壁春风,一曲韦娘。记宰相开元,弄权疮痏,全家骆谷,追骑仓皇。彩凤随鸦,琼奴失意,可似人间白面郎。知他是:燕南牧马,塞北驱羊。
啼痕自诉衷肠,尚把笔低徊愧下堂。叹国手无棋,危途何策,书窗如梦,世路方长。青冢琵琶,穹庐笳拍,未比渠侬泪万行。二十载,竟何时委玉,何地埋香。
作品简介
《沁园春·流水断桥》是南宋词人刘将孙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绘当年一群女子被元军掳掠、蹂躏的悲惨情景,下片抒发了作者对南宋丧亡、人民遭殃的无穷感慨。全词运用用典的手法,通过描写“驱掠”女子的悲惨经历,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译文注释
译文
大桥名清江桥,在樟镇十里许,有无闻翁赋《沁园春》、《满庭芳》二阕,书避乱所见女子,末有“埋冤姐姐、衔恨婆婆”,语极俚。后有螺川杨氏和二首,又自序杨嫁罗,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骑迫,间逃入山,卒不免于驱掠。行三日,经此桥,睹无闻二词,以为特未见其苦,乃和于壁。复云“观者毋谓弄笔墨非好人家儿女”。此词虽俚,谅当近情,而首及权奸误国。又云“便归去,懒东涂西抹,学少年婆”,又云“错应谁铸”,皆追记往日之事,甚可哀也。因念南北之交,若此何限,心常痛之。适触于目,因其调为赋一首,悉叙其意,辞不足而情有余悲矣。
在距离樟镇十里的大桥,清江桥上,有无闻翁写的《沁园春》、《满庭芳》两首词,技术战乱中女子的不幸遭遇。结尾处有“埋冤姐姐、衔恨婆婆”,语言非常通俗。其后,有位螺川杨氏女子也和了两首词,她自序叫杨嫁罗,丙子年暮春,从涪翁亭下坐船,元军骑兵追赶得紧,虽然她逃入山里,仍然被元军掳掠。被元军掳掠的第三日,行经此桥,看到无闻翁写的词,认为自己更加悲惨,于是写下和词。并说,“观看到的人请不要说舞文弄墨不是好人家儿女”。这首词虽然通俗,但是可以体谅她的心情,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是权臣奸相误国。上面还写着“便归去,懒东涂西抹,学少年婆”、“错应谁铸”,都是追记以往的事情,让人非常悲哀。因为想到南北距离太远,所以常常心痛。这些题词常常历历在目,所以用同样的词牌写一首词,叙述她们的心情,虽然文采不够但是心情是同样悲惨的。
流水断桥,坏壁春风,一曲韦娘(1)。记宰相开元(2),弄权疮痏(3),全家骆谷(4),追骑仓皇。彩凤随鸦(5),琼奴失意,可似人间白面郎。知他是:燕南牧马,塞北驱羊(6)。
流水依旧断桥横,残垣断壁沐春风,韦娘一曲已断肠。曾记开元间宰相,跋扈专权致祸殃,全家逃难经骆谷,追骑如虎入羊群。彩凤配昏鸦,琼奴拒受辱,不是人间白面郎。怎知他,燕南塞北牧牛羊。
啼痕自诉衷肠,尚把笔低徊愧下堂(7)。叹国手(8)无棋,危途何策,书窗如梦,世路方长。青冢(9)琵琶,穹庐笳拍(10),未比渠侬泪万行。二十载,竟何时委玉(11),何地埋香(12)。
女子痛哭诉衷肠,执笔低徊愧下堂。宰相无谋解危难,书生晓梦路正常。青冢琵琶胡笳拍,未比你流泪万行。此事已过二十年,何时玉陨,何处香消?
注释
(1)一曲韦娘:指唐教坊曲《杜韦娘》,后用为词牌,这里借指《沁园春》。杜韦娘本为唐代歌伎,后教坊遂以其名制为曲调。
(2)宰相开元:指唐开元、天宝年间的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
(3)疮痏:创伤。这里是以李林甫和杨国忠暗喻宋末误国宰相贾似道。
(4)骆谷:在陕西周至县西南,谷长四百余里,为关中与汉中间的交通要道。这句说元军入侵,人民纷纷离家逃难。
(5)彩凤随鸦:比喻被元军掳掠。
(6)塞北驱羊:比喻被元军驱赶到北方。
(7)下堂:指妻子被丈夫休弃。这句谓被元军掳掠凌辱,遭遇比被丈夫休弃更为悲惨。
(8)国手:本指国内无敌的棋手.这里是借指掌握国柄的权臣。
(9)青冢:即汉王昭君墓。这句以王昭君比喻杨氏。
(10)穹庐笳拍:用蔡文姬被掳入匈奴作《胡笳十八拍》的典故,比喻杨氏被元军驱掠赋《沁园春》词。
(11)委玉:谓死。
(12)埋香:谓埋葬。
创作背景
《沁园春·流水断桥》该词作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一次,作者在樟镇(今江西清江县)清江桥上,看到避乱女子写的冤苦之词,深深触动了他的遗民之恸,于是写了该词。
文学赏析
《沁园春·流水断桥》这是一首丧乱词。从序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这首词中,以深厚的同情,追述了二十年前发生在此地的一幕悲剧:一群弱女子,被元兵掳掠蹂躏的惨状。词中,作者对擅权误国的权臣痛予谴责;对受难者的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上片描绘当年一群女子被元军掳掠、蹂躏的情形。流水与断桥,坏壁与春风,这些意象背反的景物,被作者故意扭合到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此,使断壁颓垣的惨象更为突出,加重了凄苦的意味。“韦娘”句活用刘禹锡“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诗意。用以指代杨氏的题词(《杜韦娘》也是词曲名),并兼有怜其才艺、哀其命运的含义在内。“记”下所领四句,笔颇曲折。是用唐代开元、天宝之际的典实来比喻宋末政局,并以之概述杨氏题词的内容。词中“全家骆谷”用此。接下来六句,则写其被辱于元兵的苦恨。“”彩凤随鸦,琼奴失意“,都是匹非其偶的意思。美人不配俊夫,已是婚姻的不幸,何况家毁国亡。辱于仇手,其悲恨更有甚于佳人之嫁厮养者多矣。前面着以“知他是“三字,虽以疑问语气出之,实有作者深沉悲慨在内。这样就把一种受制于人,听凭蹂躏的悲剧写得曲折尽致了。元兵所至之处,奸淫烧杀,无所不为,多少妇女被任意糟踏。作者把这些弱女子被元兵蹂躏的惨状,记叙于纸上。
下片抒发作者对这一历史惨状的感慨。“啼痕自诉衷肠,尚把笔低徊愧下堂。”那些被蹂躏的妇女,有苦无法向人诉说,只好“啼痕自诉”,乞求丈夫把休书收回,别提休妻之事。这凄惨的情景是谁造成的呢?接着作者发出感慨:“叹国手无棋,危涂何策;书窗如梦,世路方长。”下面,又用了王昭君、蔡文姬两个历史典故,进行对比:“青冢琵琶,穹庐笳拍,未比渠侬泪万行。”王昭君远嫁匈奴,常以琵琶抒忧思。杜甫《咏怀古迹》之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在作者看来,那些被损害的妇女,比王昭君、蔡文姬的下场更凄惨。其词着墨,一气旋折,愈转愈深,真有摇荡心魂,摧人涕泪的力量。在刘将孙看来,这些写在桥头的哀苦词句,要比昭君怨曲。文姬哀词更为凄苦和更令人同情。因为正是用千万行血泪写成的,因为它是民族的哀吟呵。 刘将孙此词之作,距宋恭宗德二年丙子暮春已二十年。这个可怜的被“驱掠”北行的女子怕早已香消玉殒了。她的埋骨之所是在风沙漫天的朔北还是在马蹄匼匝的间关道途都无从寻觅了,把人的思绪引向迢递的远方,益发令人读后难以忘怀。
全词语言洗练,概括力强,善于用典,感情深挚,是一首饱含血泪的乱世悲歌。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夏承焘等著.宋词鉴赏辞典 下: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年:第2195页
- [2]喻朝刚,周航.分类两宋绝妙好词: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第255页
- [3]程艳杰 靳艳萍.宋词三百首 精读·故事 (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39-10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