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居偶作

gāo dàn qīng shì jiā zhàn hǎo yān xiá
xīn dào dào yǒu xiàng rén rén zhuǎn shē
fēng chù hǎo huā wén jǐn luò héng liú shuǐ qín xié
dàn lìng hái shuí xiàn qián chéng wèi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野居偶作》是唐末五代时期画僧贯休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将说理与写景相结合,表现出了诗人在野居生活中体味的禅道与禅趣,同时也体现出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怡然自得。

作者简介

贯休

贯休

唐末五代时期前蜀画僧、诗僧

贯休(832—913),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7岁出家,一生游历过许多地方,先后依钱镠、成汭,后往南岳隐居。入蜀为王建所重,赐号禅月大师。早有诗名,多讥切时事、反映现实之作,风格奇崛。同时诗人吴融称“上人之作,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自然之际”。著作有《禅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