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作品简介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悼亡词。该词上片叙天人永隔之恨,起笔直抒恩爱夫妻生离死别的无穷憾恨,虽然三年过去,沉重的哀思仍然缠扰词人,无法释怀。下片抒思念亡妻之情,设想九泉之下妻子会寄来书信,这样就能了解她死后的苦乐和相伴的魂灵。全词虚实结合,层层入深,凄惋缠绵,发自肺腑,不假雕饰。
译文注释
译文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2)。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3)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4),竟抛弃。
这愁绪什么时候才是尽头?滴落在空空台阶上的细雨终于止住,夜晚如此清冷,正是适宜葬花的天气。你离我而去已整整三年,纵然是一场大梦,也早就应该醒来了。你一定是觉得人间没有趣味吧,不如泥土深处的黄泉,虽冷冷清清,但它能埋葬所有的愁怨。你倒是去了那清净之地,而我们生生世世不离不弃的约定,就这样被你抛弃。
重泉(5)若有双鱼(6)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7)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如果可以寄书信到黄泉该多好,好让我知道你这些年过得怎样,是谁在身旁照顾你。夜深了,我仍然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不忍再弹奏那哀怨凄婉的琴弦。让我们来生再结为知己吧,就怕真的有来生,我们两个仍然无法长相厮守。而今,我的泪水已经流尽,纸钱烧成灰,飘忽不定。
注释
(1)金缕曲:词牌名。又名《贺新郎》《乳燕飞》,亦作曲牌名。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
(2)葬花天气:指春末落花时节,大致是农历五月,这里既表时令,又暗喻妻子之亡如花之凋谢。
(3)夜台:指坟墓。
(4)钗钿约:钗钿即“金钗”、“钿合”,女子饰物。暗指爱人间的盟誓。
(5)重泉:即“黄泉”、“九泉”,指生死两隔。
(6)双鱼:书信,典出古乐府。
(7)湘弦:即湘灵鼓瑟之弦。传说舜之妃子溺湘水而亡,后为水神,古代诗词中常用琴瑟代指夫妻,这里指纳兰不忍再弹奏那哀怨凄婉的琴弦,否则会勾起悼亡的哀思。
创作背景
康熙十六年(1677年)卢氏因难产不幸去世,《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这首词即作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农历五月三十日,为卢氏亡故三周年之时。
文学赏析
词一开篇,作者就化用李之仪《卜算子》中“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的成句,看似突兀的一个反问句,却真实地道出纳兰对卢氏之死所表达出的哀伤痛悼之情,虽然卢氏已经去世三年,但是纳兰对她的思念却一直没有停止,他也曾想开始新的生活,却又始终放不下旧情,在亡妇忌日之时,他的这种郁结已久的矛盾心情终于得以释放,一个“恨”字,点明了全词的主旨。
接下来作者交代了时间、地点,“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卢氏的忌日是农历五月三十,此时正是绿叶茂盛、花渐凋谢的暮春季节,因此说是“葬花天气”。屋外雨声连连,而纳兰的心情则沉重凄清,所以他虽然身在春季,却感受此时已是“寒更”。
对于卢氏的离世,纳兰始终不能承认这个事实,因此他总希望这只是一个梦,等到梦醒之后,卢氏就会出现在他的面前。但幻想终究是幻想,不会有梦一做就是三年。对于卢氏之死的原因,纳兰猜想是因为她“料也觉、人间无味”。因为坟墓虽然冷清孤寂,但是却能够把所有的愁苦都埋葬于地下。
上片结尾“钗钿约,竟抛弃”呼应开篇“此恨何时已”,似有怨恨之意,你和我本有钗钿之约,如今你却要违背誓言,让我独自一人痛苦地生活在人间。
全词到了下片,纳兰开始倾诉自己的别后生涯。“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纳兰在这里设想阴问如果能通书信,自己也就能够知道卢氏这些年来的苦乐哀思与准一起相伴度过。词从空阶滴雨,仲夏葬花写来,引起伤春之感和悼亡之思;又以夜台幽远,音讯不通,以至来生难期,感情层层递进,最后万念俱灰。此生已矣,来世为期。全词虚实相间,实景与虚拟,所见与所思,糅合为一,历历往事与冥冥玄想密合无间。纳兰词“哀感顽艳”、“令人不能卒读”,于此可见一斑。
从生前的恩爱,到关心亡妻死后的生活,甚至在其逝去后经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地思念她,可见纳兰对卢氏的爱已经深入骨髓。 “湘弦”一词在这里明指纳兰害怕睹物思人,因此不忍再弹那哀怨凄婉的琴弦,也暗含了他不忍续弦再娶之意。
据记载,纳兰在卢氏死后,“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由此可见,纳兰不但把卢氏当成了自己的贤内助,更是把她视为知己,这在封建社会中,是一个难能可贵的观念,因此在妻死不能复生、自己又不忍续弦的情况下,纳兰想要和卢氏“待结个、他生知己”,这虽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自我安慰。但是纳兰对此无比的执着,甚至还害怕他们两个人即使来生结缘。却也像今生这样命薄,美好的光景、美好的情缘不能长久。
在词的结尾,纳兰终于从内心世界回到现实,在那空阶之上,亲手点燃了祭奠亡妻的纸钱,并且自己心中所有的情感都化成一句话,“清泪尽,纸灰起”。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2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