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月》是唐朝女诗人薛涛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描述月亮由钩至圆变化的普遍性,由静态光和形的描写,转到动态扇至团的变化。后两句记述十五月将圆时与人意愿相悖的特殊性。即特殊日的月将圆,到特殊情的“几处看”。诗意层层推进,逐渐加深,月圆影孑,更突出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全诗由静到动,再由景到情,体现了薛涛作为一个女诗人细腻的写作手法。这首诗在构思技巧、思想内容以及情感蕴含等方面都是写月诗中的佳品。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1)(2)钩样小(3)(4)(5)汉机(6)(7)

月光在月亮之上,显得月亮如此细小如钩。月亮像扇子一样,随着时光的流逝,更加团圆。

细影(8)将圆质(9),人间几处看。

月亮由细钩到团圆,又是一月过去。不知人世间有多少人能凝望圆月,祈盼团圆。

注释

(1)魄:月始生或将灭时之微光。喻月光。

(2)依:覆盖。

(3)钩样小:形容月亮像钩子一样。

(4)扇:指月亮。

(5)逐:变化过程。

(6)汉机:银河北斗,喻时光流逝。

(7)团:圆。

(8)细影:月亮的光影。

(9)将圆质:指十五,月亮即圆时刻。

创作背景

《月》此诗写于元和十年(815年)以后,应在《别李郎中》这诗后面。十五月圆之际,引起作者对李程和祖父亲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写下这首咏月诗。

文学赏析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第一句从光、形两方面描写农历月初的月相。其“魄”喻月或月光。而“钩样小”则是从形状上对月亮进行描述。薛涛在此综合运用了两种不同的形容方法,分别从光、形方面对月亮作了近乎全面的细画。一个“依”字又赋予其动感,使得月光月形的变化具有了主观能动性。第二句的“扇”,也是对月的一种形容方式。不但赋情于“扇”,更给予其性格,寄其以希望。从整体上看,第一句呈现的“魄”依“钩”是光与形的整合。第二句的“扇”追逐“机”到达“团”的喜庆图景。旨在强调月复一月由亏至盈的客观规律必然性。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第三句以“细影”,即以柔和的光影喻月亮。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将圆质”描述的正是十五那一天。在下半句的抒情中,薛涛一语道出自己亲人各居一方,不能在一起同赏明月,共享天伦的苦衷,其中“几处看”就是“共婵娟”的翻版。薛涛重视的则是不同之处亲人们的多人共赏,体现了她对家中所有亲人的切切思情。

综合全诗来看,其意即月亮每月都有从“钩”至“团”的一天,而作者的亲人们却长年分离,不能团聚。以无生命的客观自然现象变化的必然规律,来反衬持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行为总是不能如愿以偿,真是可悲可叹。

作者简介

薛涛

薛涛

唐代四大女诗人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女诗人,成都乐妓 。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人称“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后人将薛涛列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流传下的诗作有90余首,收于《锦江集》。

参考资料

  • [1]董乡哲.薛涛诗歌意释:三秦出版社,2009:18-20.
  • [2]刘天文.薛涛诗四家注评说:巴蜀书社,200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