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水书付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作品简介
《游白水书付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描述自己和小儿子苏过泡温泉和游览佛迹院的一天经历,表达了东坡清素的闲情逸致,以及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此文叙次井然,寥寥数语,描景物如画,详略得当,情景交融。
译文注释
译文
绍圣元年(1)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2)游白水(3)佛迹院,浴于汤池(4),热甚,其源殆(5)可熟(6)物。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循(7)山而东,少北(8),有悬水(9)百仞(10),山八九折(11),折(11)处辄为(12)潭,深者缒石(13)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14),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沿着山路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七八十丈。山路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是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送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又惊又喜。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暮归倒行(15),观山烧火,甚(16)俛仰,度(17)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18)中流,掬(19)弄珠璧(20)。
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欣赏山上的火烧云,十分的壮观。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走过几条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从山后面出来,在江心划船,用手拨弄水中玉碧明珠似的月影。
到家二鼓(21),复与过饮酒,食(22)余甘(23)煮菜。顾(24)影颓然(25),不复甚寐(26)。书(27)以付过。东坡翁。
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凄凉之感涌上心头,就再难安眠。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苏东坡记。
注释
(1)绍圣元年:即1094年。绍圣,宋哲宗的年号。
(2)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
(3)白水:东北白水山,一名白水岩,在今广东增城东。由于山巅有瀑布如白练,所以叫白水山。
(4)汤池:即汤泉。
(5)殆:大概,差不多。
(6)熟:使动用法。使......成熟。
(7)循:沿着。
(8)少北:稍向北。
(9)悬水:悬于山的泉水,大则谓瀑布。郦道元《三峡》中“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0)百仞:这是夸张的说法;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11)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
(12)辄为:就是。辄,就。
(13)缒石:用绳系着石头向下。缒,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
(14)雪溅雷怒:形容瀑布坠入深潭,溅起雪白的水花,发出轰鸣的声音。
(15)倒行:顺来路回去。
(16)甚:厉害。
(17)度:越过,过。
(18)击汰:击水。汰,水波。
(19)掬:用双手捧取。
(20)珠璧:此指倒映在水中的月亮。珠:指珍珠,璧:指圆形的玉。
(21)二鼓:二更(大约晚上十点多);古代击鼓报时。
(22)食:吃。
(23)余甘:橄榄的别称。
(24)顾:回头看。
(25)颓然:衰老的样子。
(26)寐:睡觉。
(27)书:写下。
创作背景
《游白水书付过》作于绍圣元年苏轼贬官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市)时所作,年五十九岁,风烛残年,政治上失意,兄弟同窜,家属离散,病骨支离。
文学赏析
与《记游松风亭》作于同时同地。记叙东坡与幼子苏斜川游览白水山佛迹院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东坡清素的闲情逸致,以及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此文叙次井然,寥寥数语,描景物如画,详略得当,情景交融。
文章开篇简洁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後即展开具体的描写。首先写白天游览所见,主要写了温泉、悬瀑和佛迹三景,描写时抓住了三景各自的特色。写温泉,着眼于水温之髙:「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因为二人均在其中洗过澡,故体会甚为真切。写悬瀑,着眼于它的形态,由于瀑布髙达百仞,悬瀑下的山岩有八九层凹曲,每个凹曲处都形成一个水潭,而「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通过深潭的描写进一步显示了悬瀑水冲击力之大;最後写悬瀑倾泻时「雪溅雷怒,可爱可畏」,虽然衹用了八个字,但把悬瀑的形态、颜色、声势和游人的感受都写到了,精练至极写佛迹,着眼于它的数量之多:「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接着写夜游所见,主要写山烧和到江心划船的情景。写山烧虽只用了「火甚」二字,但那火光熊熊的景象写的十分逼真:写「击汰中流」的情景虽只用了「掬弄珠璧」四个字,但那江月倒映水中的美丽姿态和父子二人捧水弄影的幽雅情趣皆盎然于纸上。
最後简写回家後饮酒、进食、醉态、失眠和写作本文的情况,作为文章的结束。
《游白水书付过》这篇游记,全文不过一百四十字左右,却把白水山一带主要的景观和这些景观的特色都逼真地写了出来,还记了一整天的游览过程,写出了游人的情趣,十分精练喜人,由此可以看出东坡文字技巧的娴熟髙明。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弓保安主编 姜光斗编著.苏轼散文精品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