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是明末清初郑成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三军祭祀誓师的悲壮场面,次句用夸张手法极言起义军气势之盛,第三句借用典故来形容义军将士众多,声势浩大,突出军威之壮,末句表达了抗清的必胜信念。全诗一气呵成,语言激昂豪放,雄健有力,洋溢着英雄豪情。
译文注释
译文
缟素(5)临江誓灭胡(6),雄师(7)十万气吞吴。
身披白色丧服,面对大江起誓:坚决打败满清。指挥雄兵十万,气吞万里东吴。
试看天堑(8)投鞭(9)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试看我丢下马鞭,长江天堑变成坦途,不信中原不能光复。
注释
(1)讨:讨伐,征讨。
(2)满:指满清统治者。
(3)瓜州:在今江苏省长江北岸,江都县南面。
(4)金陵:今南京市。
(5)缟素:素缟。指穿着素缟制成的丧服的军队。
(6)灭胡:消灭敌人,这里指满清统治者。
(7)雄师:英勇的军队。
(8)天堑:天然的壕沟,这里指长江。
(9)投鞭:郑用前秦符坚意,表示军士众多,声势浩大与必肚信念。
创作背景
据史书载,隆武二年(1646年),郑成功之父郑芝龙见清军势大,准备不战而降,郑成功跪哭劝阻,父不听,降清。年仅二十三岁的郑成功,感到莫大耻辱,悲愤至极,跑到孔庙前,烧掉自己的青衣(儒生之服),挂起“招讨大将军”和“三军司令”两大旗,示抗清复明而血战到底之志。永历十三年(1659年),郑成功同张煌言合兵十七万,从海上大举北伐,直取南京,收复瓜洲、镇江。同年6月13日至15日在焦山设坛,祭祀天地、山河,为表达他誓死灭清复明的决心,挥笔写下了《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这一首诗。
文学赏析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这首诗首句写三军祭祀誓师的悲壮场面,次句用夸张手法极言起义军气势之盛,第三句借用典故来形容义军将士众多,声势浩大,突出军威之壮,末句表达了抗清的必胜信念。全诗一气呵成,语言激昂豪放,雄健有力,洋溢着英雄豪情。
“缟素临江誓灭胡”句描绘出诗人亲率三军面对滚滚长江水,衣冠似雪哭声百里,举哀祭祀,誓死灭胡的悲壮情景。“雄师十万气吞吴”句中“雄”和“十万”言其气势浩大,可以吞掉整个“吴”地,表达出诗人灭清的雄心壮志。
诗人描绘出誓师的悲壮场面尚不足以表明灭清的决心,于是又写出“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两个双重否定句,进一步肯定抗清必胜。这里,诗人借用“投鞭渡”的典故写军旅众多,力量强大,抗清必胜,失地“中原”一定会收复,明朝江山依在。诗中字字句句显出军人风、英雄气、爱国情,读来铿锵有力,令人振奋。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赵小文.中华古诗词鉴赏:陕西旅游出版社,2007:第378-379页
- [2]王明健.唐宋元明清五朝绝句选: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第4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