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宛陵张待举曲肱亭

zhòng wèi péng hāo zhái xuān chéng shī zhōng
rén xián wàng xiàng lòu jìng shèng shī qióng
hán shū wàn juǎn líng luàn gāng zhí xiōng
yǎn jiǎn xūn wài xiào shān shuǐ zhòng
chén cuī yōng bèi tīng sōng fē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题宛陵张待举曲肱亭》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题咏亭子,但咏亭实为咏人,表现了超尘出世的隐士品格,刻画了一个隐士形象。全诗写景而不黏着于景物,而是脱略其形迹,以人形物。

作者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