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欢·梅花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

据胡床再看咱,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殿前欢·梅花》是元代作家景元启创作的散曲。此曲首两句写梅花的形象,但不直赋其形,而只描画其影;接着以“山妻骂”侧写自己如痴如醉般专注地赏识梅花;末两句既表明雅赏梅花进入物我两忘的化境,也表明在看梅的过程中,对人生有所体悟。作者巧用庄周梦蝶之意,说自己与梅花浑成一体,无法分辨,蕴含着以梅花高尚纯洁的品格自喻的用意。全曲前半用语典雅,后半用语通俗,在描绘中渗和着哲理,这在散曲中别开生面。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月如牙(3)(4)庭前疏影(5)印窗纱。逃禅(6)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

一弯月牙儿斜照着庭院中的梅花,那稀疏的梅影映在纱窗上。眼前景色特别清新美丽,即使是归隐山中的老画家也难以描画。

胡床(7)看咱(8)山妻(9)骂:“为甚(10)情牵挂?”“大都来(11)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靠在交椅上仔细观赏,悠然神往。妻子不由责问道:“你为什么那样痴迷动情?”“只不过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注释

(1)双调:宫调名,为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2)殿前欢:曲牌名,属双调,九句八韵四十二字。

(3)月如牙:指新月。

(4)早:已经是。

(5)疏影:指梅花在月光照射下的投影。

(6)逃禅:指逃避到佛教中以求解脱的人。此作者自称。

(7)胡床:即交椅。

(8)看咱:即“看啊”。咱,语尾助词。

(9)山妻:妻子,谦辞。

(10)为甚:为什么。

(11)大都来:只不过。

创作背景

《殿前欢·梅花》此曲载于《太平乐府》卷一。景元启工于作曲,内容多写男女情爱,隐居生活。梅花在严寒之中,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以其高洁清雅的形象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作者作此曲,旨在通过写梅的清姿以及自己对梅的喜爱之情来表达自己隐逸生活中的高洁之趣。

文学赏析

《殿前欢·梅花》此曲前四句,作者就将目光聚焦在梅花,集中写梅。写梅却不直写,面是落笔于梅影,避其形而画其神。这是作者的脱俗之处,可见他爱的不是梅的叶绿花红,而是梅的“清佳”神韵。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新月初上,这时便不同于白日的喧哗纷繁,周围环境静谧清明。林逋在《山园小梅》中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来写梅影,作者从窗纱观梅影,窗纱映梅,仿佛墨梅,自然别具清俊素雅之感。“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强调梅的“清佳”之姿,即使是逃避世事的隐逸之笔也难以摹画梅花的清雅孤逸之态。“据胡床再看咱”,靠着坐具又看起梅花来,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据胡床”是作者转换了行为动作,欲将注意力从梅花上转移,却身不由己,目光和心思都无法离开梅花,“再看”表示作者依然回到了赏梅的活动中。作者对于赏梅的乐此不疲,此情堪比林逋“梅妻鹤子”的痴狂境界,也难怪“山妻”要为此而嫉妒嗔怪,逗出下句。“山妻骂:为甚情牵挂?”一句,看似随意,却拨得云开见月明,以“山妻”之口引出“情”字,咏“梅”终为写“情”,读者的目光也从梅花转到作者身上。“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是全曲的神髓之句,不是简单地以梅花自比,而是物与神游,物我两忘,将自己高洁的情操与梅花的清雅之姿融合为一。作者如痴如醉的精神状态,表现了他对梅花的挚爱,寄寓了作者高洁的情趣。

张炎对咏物词提出“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词源》)的审美规范,大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若即若离的审美关系,方能得其神致,写出咏物佳作,而结句以点明作者情思最为绝妙。这对咏物曲作同样适用,景元启的这首咏梅小令,得梅花深致而情趣盎然,为咏物佳作。

作者简介

景元启

景元启

元代散曲作家

景元启(生卒年不详),其姓一作杲、粟,疑误。生平事迹无考。散曲多写男女情事及隐居生活。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现存小令十五首,套数一首。

景元启的诗

1首

参考资料

  • [1]邓元煊.元曲:彩图版[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20.117
  • [2]隋树森.全元散曲(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4.1149-1150
  • [3]李修生.元曲大辞典(修订版)[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