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欢·爱山亭上

小阑干,又添新竹两三竿。倒持手版支颐看,容我偷闲。

松风古砚寒,藓土白石烂,蕉雨疏花绽。青山爱我,我爱青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殿前欢·爱山亭上》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描写了作者登临爱山亭欣赏亭外青山美景时的欢快心情,表现了傲世、避世的情怀,结尾吐语不凡、余韵深长。全曲情由景生,景因情取,妙合无垠。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小阑干,又添新竹两三竿。倒持(3)手版(4)(5)看,容我偷闲。

小阑干外一片生机盎然,竹林里又新长出了两三竿竹子。倒拿着手版,支着脸颊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且容许我偷得半日闲。

松风古砚寒(6),藓土白石烂,蕉雨疏花绽(7)。青山爱我,我爱青山。

静听松涛,不觉古砚也生寒意,长满苔藓的石头上,颜色鲜艳,雨打芭蕉,疏花悄然绽放。青山爱我,我也爱这美好的青山。

注释

(1)殿前欢:曲牌名。句式为三七七四五三五四四,共九句。

(2)爱山亭:在浙江德清县。

(3)倒持:不是上朝的时候,不必双手合抱。

(4)手版:笏板,古时官员上朝时双手合抱礼拜,上面写着要奏呈事项的提要。

(5)颐:以手托腮的动作。

(6)松风古砚寒:风吹松涛,山石生寒。古砚:比喻江南青黑光滑的山石。

(7)蕉雨疏花绽:石上的苔藓也显得松软。烂:松软。蕉雨:芭蕉经雨水洗打。绽:开放。

创作背景

作者在德清县任属吏期间,闲暇之余常常前往爱山亭游览休憩。作者曾在《木兰花慢·德清县圃爱山亭》写道:“就岩阿深处,结层屋,上空蒙。” 可推断此曲是作者游玩于爱山亭,一时兴起而写。

文学赏析

“小阑干,又添新竹两三竿。倒持手版揞颐看,容我偷闲。”曲子开头就写得颇有趣味,作者倚着阑干欣赏美景,发现山林里又新长出了两三竿竹子,这一细致的观察描写说明了作者经常来到这里游玩,而且心情悠然闲适,以至于对林子里长出两三竿新竹如此细微的变化都能发现。接着作者又写自己倒拿着手版、支着脸颊,欣赏亭外景色。“倒持”两字写得很细致,“手版”是官员用来记事的物品,而倒持手版这一动作,意味着这时的自己不是作为一个官员,而是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自由自在地观览美景。这正是对自己忙里偷闲、身心愉悦状态的活脱脱写照。

接下来的三句是对爱山亭上迷人景色的细致描绘。“松风古砚寒,藓土白石烂,蕉雨疏花绽”,这三句从动、静、远、近的各个角度来写青山景物的可爱。清凉的山风吹过松林,静静聆听松林发出的声响,不觉古砚也似乎生出一丝寒意。砚台象征着作者作为文人的本色,这里从松风联想到古砚,从动到静,从外到内,写得很有趣。白石上长满了青苔,色彩烂漫,也衬托得很自然。至于雨打芭蕉、疏花初放,则又别有一番情趣了。

曲子末尾,作者不禁感叹道:“青山爱我,我爱青山。”青山给了作者这么多美景,足以见“青山爱我”;作者为青山流连忘返,可见“我爱青山”。在郁郁不得志的仕途之路上,有这样一片清静幽雅的游赏之地,作者得以发出这样很自然的心声。

作者简介

张可久

张可久

元朝散曲家、剧作家,清丽派的代表

张可久(1270—1350),浙江庆原路(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年(1341年),为昆山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工散曲,尤善小令,与乔吉齐名。主要作品有《小山乐府》。

参考资料

  • [1]何宝民. 中国诗词曲赋辞典[M]. 大象出版社,1997 ,第649页.
  • [2]于明善主编.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华语教学出版社.2015.01.第292页
  • [3]黄昉,黄秉泽注.崇文国学经典文库 元曲三百首.崇文书局.2012.10.第275页
  • [4]罗锦堂著..北曲小令谱 南曲小令谱[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7.第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