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友赞

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

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四友赞》是唐代女诗人薛涛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首见于五代时期陶谷的《清异录》。作者分别用四句写了砚、笔、墨、纸,生动而形象。也有学者考证说,是薛涛和元稹初见时,薛涛用四友分别描写了元稹的形象和行为的戏作。《四友赞》的艺术特征是写实,体现了薛涛咏物言志,才情卓绝的个性特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润色先生(2)之腹,(3)藏锋都尉(4)之头。

用笔锋在砚腹中浸润着墨汁,打湿了毛笔的尖部。

书媒(5)黯黯(6),入文亩(7)休休(8)

引笔书写,吐露黑色的墨汁,书写在纸上,成就了君子文章。

注释

(1)四友:当指文房四宝,四句分述砚、笔、墨、纸。

(2)润色先生:《辞源》注为砚之别称,所据即《清异录·夫妇》。

(3)濡:沾湿。

(4)藏锋都尉:当是笔的代称。

(5)书媒:当为墨之代称。

(6)黯黯:深黑色。

(7)文亩:《汉语大词典》注为纸之别称。

(8)休休:安闲自得,乐而有节。

创作背景

据五代宋初陶谷《清异录》记载:元和四年(809年)夏,蜀多文妇,亦风土所致。元微之素闻薛涛名,因奉使使见焉,微之矜持笔砚,涛走笔作《四友赞》,微之惊服。

文学赏析

“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前两句分别以被描写者的肚腹、头颅为描写对象,形象地抓住其主要生理特征。其第一句是说其腹如砚,可见当时元稹才三十几岁就大腹便便。第二句是说其头如藏锋的毛笔,即秃顶。正如元稹在《寄隐客》中说:“我年三十二,鬓有八九丝。”若以其头作笔,就像是秃笔,写出的字迹自然没有,也不可能有锋的出现。

“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后两句抓住描写对象读书、著文时的面部表情和行为特点来描写。其意为,手持书卷,读书思考表情冷漠,似乎沮丧。在纸上著文时,口中嘘气不止。

整诗形象地描写了主人公独特的外部特征,及其在读、写时的不同表情,把第一时间的元稹写得活灵活现,从而将一个唐代文人的典型形象逼真地描绘出来。

综观《四友赞》整诗很容易看出,其第一句是七个字,而最后一句有六个字。所以,此诗算不上中规中矩的七绝。如果将第一句中的“之”字去掉成为一首六言诗。这在五、七言绝、律盛行的有唐一代则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是,薛涛在前两句中分别加一“之”字,在后两句均以叠字结尾,读起来朗朗上口,丝毫没有别扭的感觉。故说,薛涛此作是以形式适应于内容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整的典型体现。另外,该诗每联分别由一个词组打头。前两句即由“磨”“濡”分别打头。其意为“研磨浸渍”。后两句由“引”“入”二字打头,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引狼入室”这句成语。由此可见,薛涛对元稹原本就没有什么好印象。从描写效果上看,此诗作为元稹的一幅画像,从性质上说略带贬意。

作者简介

薛涛

薛涛

唐代四大女诗人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女诗人,成都乐妓 。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人称“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后人将薛涛列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流传下的诗作有90余首,收于《锦江集》。

参考资料

  • [1]张篷舟.薛涛诗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85.
  • [2]刘天文.薛涛诗四家注评说[M].成都:巴蜀书社,2004:20-21.
  • [3](唐)李冶,薛涛,鱼玄机著;吴柯,吴维杰补注. 李冶 薛涛 鱼玄机诗集[M]. 北京:中国书店, 2017:24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