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秀歌

mài xiù jiān jiān shǔ yóu yóu
jiǎo tóng hǎo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麦秀歌》是商纣王叔父箕子朝周时慨愤而作的诗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诗。此诗在寥寥十数字中,将亡国惨状和亡国原因和盘托出,而且又是凄凉悲惋。全诗语言朴实,音律优美,声情相生。后世对此诗评价甚高,认为它“文词悲美,含义深刻”。后人常以之于《黍离》并举,来表示亡国之痛。

作者简介

箕子

箕子

商朝官员

箕子(生卒年不详),名胥余,因封国于箕(今山西太谷县东北),子爵,故称箕子。与纣王同姓,是殷商贵族,性耿直,有才能,在纣王朝内任太师辅朝政。今朝鲜平壤有箕子陵,是其遗迹。唐时在朝歌南关建箕子庙,文学家柳宗元撰写碑文,今存。明正德年间,在南门内路西建有“三仁祠”,以祀其位,遗址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