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一方面,诗中描写了边塞异常艰苦的环境,与戍边将士相伴的只有北风、城月、寒露等令人心悸的阴冷物象,表现了戍边将士的孤独无依和思乡之愁。另一方面,诗中描写了番人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入侵的势态,渲染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结尾两句写景,以缓解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虽然没有正面写将士们应对敌人来势凶猛的场景,但借景抒情,以曲笔描绘了将士们岿然不动、众志成城的形象,言尽而意犹未尽,令人玩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胡角引北风(1)蓟门(2)白于水(3)

吹奏胡角时引来了凄厉的北风,蓟门白茫茫的旷野上扬起了漫天的风沙。

天含青海(4)道,城头月(5)千里。

登高远望,天含着奔向青海的道路,城头上明月照耀千里之外。

露下旗濛濛(6)寒金(7)夜刻(8)

寒露濛濛,旗帜迷茫难辨。报时的铜器声透着寒气从远处传来。

蕃甲锁蛇鳞(9),马嘶青冢白(10)

番兵的铠甲锁衔细密,状如蛇鳞。战马吃尽了青冢上的野草,青冢一片光秃。

秋静见旄头(11),沙远席羁愁(12)

塞外的秋夜十分安静,抬头看到旄头星在空中闪耀。将士们卧在沙中,预感到胡人正准备入侵,为此生出忧愁。

(13)天应尽(14)河声(15)出塞流(16)

从军帐中北望,杳然不见天边。黄河之水流向塞外,发出奔流不息的响声。

注释

(1)胡角引北风:胡角吹时北风至,遂为北风由角声所引来。胡角,胡人的吹乐器。

(2)蓟门:《通志·地理略》:“蓟门在幽州北。”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王琦按:“蓟门即蓟州也,战国时属燕,秦为渔阳郡。唐开元十八年改置蓟州,取蓟邱以为名,文人多谓之蓟门。”

(3)白于水:言旷野上的风沙之色。

(4)青海:唐代为吐谷浑所据。《周书》:“吐谷浑治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青海周围千余里。”

(5)城头月:一作“城头见”。

(6)濛濛:迷茫貌。

(7)寒金:塞下寒冷,金声亦带寒气。金,军中警夜时所敲击的铜器,即古时的刁斗之类。

(8)夜刻:夜间的时刻。

(9)蕃甲锁蛇鳞:番人的甲衣,锁衔细密,状同蛇鳞。蕃(fān),同“番”。

(10)青冢白:指青冢之草亦尽,足见马群之多。青冢,即西汉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南。

(11)旄头:星名,即昴宿。《汉书·天文志》:“昴曰旄头,胡星也,为白衣会。”古人以此星特别明亮时,主战事。

(12)席羁愁:一作“席箕愁”。席箕,塞北草名,可饲马。

(13)帐:军中帐幕。

(14)天应尽:指边荒。

(15)河声:黄河之声。一作“黄河”。

(16)出塞流:黄河源出青海,曲折东流入甘肃境内,复流向东北出长城之外,经内蒙古才又南入长城,故称。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李贺辞去了奉礼郎一职,离开长安,回到昌谷,并在同年秋天到了潞州(今山西长治)。当时张彻正在潞州幕府做幕僚,张彻是韩愈的学生,又是其侄女婿,与李贺有较多交往。李贺客游潞州往依张彻,主要是为了寻找施展抱负的机会。滞留潞州期间,李贺更加了解人民的痛苦,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藩镇割据、边患不息带来的深重灾难。他有感于边塞征戍不已,写下《塞下曲》这首诗。

文学赏析

《塞下曲》这首诗是李贺为塞下戍边战士而作,诗中描绘了边塞马嘶的苍凉情景及战士们的思乡情怀,诗风悲壮凄凉。

诗的前四句写塞下萧瑟凄凉的景象。茫茫边塞,胡角一声吹响,北风随之呼啸而来。蓟门旷地风沙,天色一片惨白。通向青海的道路高峻蜿蜒,城池仿佛嵌在空中;站在城头极目眺望,但见霜满大地,皓月千里,一片荒凉。蓟门在唐朝的东北部边境,青海在西北部边境。从东到西虽然风景不同,却都是一片苍凉、萧索,条件十分艰苦,从蓟门到青海事实上含括了整个北方边塞。可想而知,面对如此不堪的景色,戍边的将士会是何等的思乡。诗人用一“引”、一“含”,将“北风”与“胡角”,“天”与“道”杂糅在一起,贴切生动,引人遐想。

诗的中间四句转述军营的景色。夜晚,军营里霜露下降,旌旗在夜色里隐约可见;警钟在夜间不时地响起,那声音在塞下的夜里也充满了寒意。白天远远地可清楚看见番人的甲衣,锁衔细密,状同蛇鳞。成群的战马在嘶鸣,青冢上的草也被吃得干干净净。塞下的秋天寒冷萧索,即使在军营中也是如此,“旗濛濛”“寒金”“青冢白”都是对军营环境的描写,衬托出塞下戍边战士所处环境的恶劣与艰苦。“青冢”本来是番汉人民友好团结的见证,然而坟上的草已被战马吃光,这似乎有种不祥之兆,说明边境局势已颇为紧张,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最后四句,诗人依然在写景,其景色却更加凄凉。静静的秋夜里,旄头星孤零零地挂在天边,战争的迹象已很明显。千里风沙一望无际,就连生命力很强的席箕也在发愁。军营的北边全是边荒,只有黄河滚滚出塞,流向远方。诗人通过“旄头星”暗示了战士们预感战争即将爆发,思乡情绪油然而生的心理。因为一旦战端开启就意味着与家人生离死别。“席箕”之愁其实是征人心中之愁。诗的结尾悲壮雄浑,很有气魄,特别是“河声出塞流”一句,不写黄河水,却写黄河水声,将那种一泻千里、奔腾不息的场面转化为震耳欲聋、惊心动魄的声音,把视觉转化为听觉,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塞下曲》全诗用语奇巧,意境苍凉悲壮,将边塞寒风萧瑟、霜飞露降、战马嘶鸣、旌旗林立的场面与征人思乡的情怀结合在一起,描绘得有声有色,动人心魄。读来颇感荡气回肠,波澜起伏。

作者简介

李贺

李贺(诗鬼)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有“诗鬼”之称,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全唐诗》存诗5卷。有《昌谷集》。

参考资料

  • [1]闵泽平编著. 李贺全集[M]. 武汉:崇文书局, 2015:319.
  • [2](清)彭定求等编. 全唐诗 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982.
  • [3](唐)李贺著;流沙选注. 李贺诗歌选注[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2:93-94.
  • [4](唐)李贺著;李力选注. 李贺诗选注[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0:133-134.
  • [5](唐)李贺著;张强,田金霞解评. 李贺集[M]. 太原:三晋出版社, 2008: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