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送别》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通过送别后一连串惊觉、匆忙举动的描写,形象地披露了惶惶不安的惜别心境,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前三句写梦前的秋夜景象,第四句写梦中故人,后四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梦后之景。全诗八句,却用三韵,较为少见,构思别致,角度独特。
译文注释
译文
昨夜离心正郁陶(1),三更白露西风高。
昨夜里为友人离别心神不宁,西风高吹白露如霜夜已三更。
萤飞木落(2)何淅沥(3),此时梦见西归客。
萤火乱飞,落叶淅淅沥沥作响,此时又梦见了西归友人的身影。
曙钟寥亮(4)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晨钟嘹亮响了三四声,忽然听到东邻马叫令我心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披衣服出门忙去送客,只见那归云既纵又横。
注释
(1)郁陶:忧思积聚貌。《尚书·五子之歌》:“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孔传:“郁陶,言哀思也。”陆德明释文:“郁陶忧思也。”
(2)木落:即叶落。
(3)淅沥:象声词,雨滴声。此处形容落叶的声音。
(4)寥亮:同“嘹亮”,指声音清越响亮。
创作背景
《送别》此诗写作时间不详,也不知送别何人。孙钦善《高适集校注》:“或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秋客游长安之时。”高适于天宝十一载秋离开封丘,抵达长安,交朋结友,唱酬甚密,并于此年秋冬写了很多送别友人的诗歌,此诗或为其中之一。
文学赏析
《送别》此诗写别后思念朋友之情,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前三句写梦前的秋夜景象:白露、西风、流萤、落木,构成一幅凄清的图景;第四句写梦中,只交代梦见已经西归之故人,却没有详写梦中景象;后四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梦后之景,因闻晓钟、马嘶而惊醒,可见梦之短,醒后唯见天边归云纵横,心绪寥落。满心离怀是全诗主脑,归客入梦,嘶马惊人,皆源于此。
此诗构思和声律都不同一般,别有情致。一般的送别诗总爱写临歧分手的场面,因为这个场面最能体现主客间的情谊,可是此诗偏偏撇开这个场面不写,而写送客的主人一夜离心郁陶,等待着第二天送朋友上路,可归客不忍心与朋友当面话别,而在黎明时分悄悄地策马离去,使主人欲送不成而留下离思。此诗的特色,首先就在于送别从别后写起,切入角度很独特;其次在于只有一句记梦却用大半篇幅写梦前和梦后的秋夜清冷景象,以之烘托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深;其三,情与景之间形成若有若无似隐似现的关系—西风落木正像离人忧思,归云如归客,纵横如心绪,而友情的热烈与秋夜的清冷又形成反差;最后,真幻杂糅的别致构思,在夜半白露萤飞中入梦,仿佛若真;因闻曙钟、听嘶马而惊醒,恍惚中以为归客又将上路,于是急急出户相送,在虚实交错中写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另外,这首七言古诗共八句,却用了三个韵,较为少见,似乎是作者为了配合场面的转换和感情的跌宕而有意为之。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2.86-87
- [2]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01
- [3]孙钦善 等.高适岑参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59-60
- [4]李 丹.高适诗全集汇校汇注汇评[M].武汉.崇文书局.2020.3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