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行五首·其三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蓟门行五首》是唐代诗人高适在第一次出塞游历蓟北之时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三首写胡兵法纪严明、装备精良,唐军征战无期。在这一首诗中,诗人坦言敌人的强大,颇具军事家的胸怀和才干,进而叹息,边境何日得宁,战士何日得归。在古代,中原地区统治者常以天朝上国自居,轻视周边少数民族,而诗中,诗人极有远见卓识地看到胡人的力量其实十分强大,有时甚至明显优于汉族军队。后来的元灭宋、清灭明,即印证了诗人的观点。诗人当时只是看到胡兵强于守军,因此边境堪忧,并未能见识到胡兵竟能践踏整个中原。但诗人不囿于成见,而能面对实际,正视问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提出问题,从这一点上,这是诗的价值可以说远远超出其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在文艺上的价值。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1)

十一月里,边塞城池笼罩在一片缥缈的雨雪之中。

元戎(2)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胡人的主帅号令严明,军队、马匹矫健,装备精良。

(3)(4)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这些胡人没有穷尽的时候,征伐战争何时才能罢休,战士们何时才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

注释

(1)霏霏:形容雨雪细密。

(2)元戎:古代的大型战车,也指主帅。这里指胡人主帅。

(3)羌:古族名,部落分散,以游牧为主,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4)胡:古代对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泛称。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高适第一次出塞游历蓟北之时。从“边城十一月”和“纷纷猎秋草”可知,五诗非一时所作,大约是对某年秋冬所见边塞情景的高度概括。

作者简介

高适

高适

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94
  • [2]李 丹.高适诗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20:42-44
  • [3]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96-98
  • [4]丛书编委会.唐诗一万首精选[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