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语

序:庚辰诏书:凡民三丁籍一,立校与长,号“弓箭手”,用备不虞。主词欲以多媚上,急责郡吏;郡吏畏,不敢辨,遂以属县令。互搜民口,虽老幼不得免。上下愁怨,天雨淫淫,岂助圣上抚育之意耶?因录田家之言,次为文,以俟采诗者云。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

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

盛夏流潦多,白水高于屋。

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粟。

前月诏书来,生齿复板录;

三丁籍一壮,恶使操弓韣。

州符今又严,老吏持鞭朴;

搜索稚与艾,唯存跛无目。

田闾敢怨嗟,父子各悲哭。

南亩焉可事?买箭卖牛犊。

愁气变久雨,铛缶空无粥。

盲跛不能耕,死亡在迟速。

我闻诚所惭,徒尔叨君禄;

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田家语》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反映了北宋田家生活的痛苦。田家的语言,浅显通俗,共二十四句,每四句写一件事,层层进逼,所述被逼租、遭水蝗灾害、征为弓兵、遭鞭扑、卖牛、饥饿等,都饱含血泪,令人惨不忍睹。诗的构思和立意,都直接继承了杜甫的“三吏”、“三别”,焕发着现实主义的光芒。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序:庚辰诏书:凡民三丁籍一,立校与长,号“弓箭手”,用备不虞。主词欲以多媚上,急责郡吏;郡吏畏,不敢辨,遂以属县令。互搜民口,虽老幼不得免。上下愁怨,天雨淫淫,岂助圣上抚育之意耶?因录田家之言,次为文,以俟采诗者云。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

谁说我们种田人快乐?春天欠下的赋税,秋天还没交足。

里胥(1)扣我门,日夕(2)苦煎促。

乡中的小吏敲打着我的大门,没早没晚狠狠逼迫催促。

盛夏流潦(3)多,白水(4)高于屋。

今年盛夏雨水如注,大水涨得高过房屋。

水既害我(5),蝗又食我粟。

水已经淹没冲走了稻菽,蝗虫又吃光了粱粟。

前月诏书来,生齿(6)板录(7)

前月诏书下达,挨家挨户把户口登录。

三丁籍一壮,恶使(8)弓韣(9)

三个中间要抽一个,迫使去做弓手编入军伍。

州符(10)今又严,老吏持鞭朴;

州里的命令十分严厉,老吏拿着鞭子不断催着上路。

搜索稚与(11),唯存跛无目(12)

只剩下跛子与盲人,就算是小孩与老人也不放过。

田闾(13)怨嗟(14),父子各悲哭。

村里人谁敢叹气抱怨?父子各自悲伤痛哭。

南亩(15)焉可事?买箭卖牛犊(16)

田里的活怎么去干?为了买箭早就卖了牛犊。

愁气变久雨,铛缶(17)空无粥。

怨愁之气化作连绵秋雨,锅子瓦罐空空吃不上一顿粥。

盲跛不能耕,死亡在迟速(18)

盲人跛子如何耕种?死亡只是迟早的事情。

我闻诚所惭,徒尔(19)(20)君禄(21)

我听老农的话十分惭愧,白白地拿着朝廷的俸禄。

却咏归去来(22)刈薪(23)向深谷。

还不如弃官回乡,打柴种田在深山大谷。

注释

(1)里胥:地保一类的公差。

(2)日夕:朝夕;日夜。

(3)流潦:“潦”同涝,指积水。

(4)白水:这里指发洪水。

(5)菽:豆的总称。

(6)生齿:人口。

(7)板录:同“版录”。在簿册上登记人口,称版录。版,籍册。

(8)恶使:迫使。

(9)弓韣:弓和弓套。

(10)州符:州府衙门的公文。

(11)艾:五十岁叫艾。这里指超过兵役年龄的老人。

(12)无目:瞎眼。

(13)田闾:田间,乡间。这里指乡里人。

(14)怨嗟:怨恨叹息。

(15)南亩:指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

(16)买箭卖牛犊:“买箭”句:汉代龚遂为渤海大守,教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见《汉书·龚遂传》)。这里反用这个故事。

(17)铛缶:锅和罐。

(18)迟速:慢和快;缓慢或迅速。意思是是迟早的事。

(19)徒尔:徒然。

(20)叨:不配享受的待遇而享受了叫“叨”。

(21)君禄:指官俸。

(22)归去来:辞赋篇名。晋陶潜所作的《归去来兮辞》。

(23)刈薪:砍柴。刈,割。

创作背景

《田家语》这首诗前原有一篇序,说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下诏百姓三丁抽一,编成队伍,称弓箭手,用以备战。各路主管官员,为迎合上旨,征集得十分紧迫,层层下压,百姓中连老人及未成年人也免不了。人民怨声冲天,天因此而久雨不停。梅尧臣于是记录下田家之言编成这首诗,等待有关心人民疾苦的朝臣来询问,也就是要以此诗反映民间疾苦,为民请命。

文学赏析

1040年(康定元年)六月,为了防御西夏,宋仁宗匆匆忙忙地下诏征集乡兵,加强戒备。而官吏们借此胡作非为,致使人民未遭外患,先遇内殃,上下愁怨,情景凄惨。作者满含同情地纪录了田家的语言,该诗是继杜甫、元结、白居易等诗人之后产生的深刻地揭示民生疾苦的诗篇。

开头四句是说,谁讲田家快乐呢?春天的租税,到秋天还未能交足。地保、里长敲打我家的门,正没早没晚地催迫交税呢。这四句写租税的繁重,田家感叹春税到秋都未能交完,而催促又急,痛苦可知。次四句写在水灾、蝗灾的侵袭下,秋收难有指望。盛夏五、六月,内涝成灾,白水比住房还高,豆类、谷类都受到严重的灾害。作者此时在河南襄城县做县令,这里靠近许昌,池临汝河。河水涨时,河岸里面即就形成内涝;河中之水常常高过堤岸下的人家居屋。这四句写灾祸频仍,因而田家处境更加悲惨。接着“前月诏书来”以下八句,是诉说除了租税剥夺和天灾威胁之外,兵役又带来严重的灾难。就在1040年夏天,西夏攻宋,朝廷增置河北、河东、京东西诸路弓手,襄城地处京西路,之前朝廷诏书下来登记人口,三丁抽一壮丁(“三丁籍一壮”,即指三丁抽一),强迫人民操持弓箭。当时州里又下了公文,严紧地催迫,老吏拿着鞭子和敲朴,到乡下来搜索,连老年和幼年,也都在抽兵之列。幸免于役的,只有跛子和瞎子。这八句写官吏变本加厉地为非作歹,抽丁太滥,造成田家都无壮丁在室,情况倍加凄惨。下面“田闾敢怨嗟”以后八句,写在兵役、租税、水灾等灾难的煎逼下,田家生活艰难,欲诉无门,走投无路。诗中先写:面临重重追迫,田家哪敢怨嗟,只有父子相持悲哭。种田地哪还再有指望,为了买下弓箭,只好把牛犊卖掉。次写淫雨不止,天意愁怨,锅子里、罐子里连稀粥都装不上了。瞎子和跛子都没有劳动力,不能耕种,死亡只在早晚之间了。这八句总写人祸、天灾给田家带来的苦难。以上各节,全是田家自诉之语。是诗的第一部分。

结尾四句,是作者听了田家语所兴的感慨。也是诗的第二部分。“我闻诚所惭,徒尔叨君禄。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作者是地方官,听完田家悲酸的诉说,感到内心的惭愧。他自己身为县令,徒然受到从人民身上剥夺来的官俸的供养,却不能为人民解除忧患,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只好吟诵《归去来辞》,学陶渊明弃官归田,回到深山幽谷,砍伐薪柴,自食其力。全诗朴质无华,感情深厚。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作者为诗,正是继承了这样的光辉传统。作者论诗以平淡自励,力挽北宋初期西昆体所形成的华而不实的诗风,对于转移诗坛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唐代诗人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诗说:“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作者这首诗的结尾四句,和韦诗同样感人。

作者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

北宋诗人、官员,宋诗开山祖师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世称梅宛陵。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皇祐(1049—1054年)初期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曾预修《唐书》。诗风古淡,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有《宛陵先生文集》,又曾注释《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