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

苎萝山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上春。

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西施》是唐代诗人崔道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主要记述西施入吴以后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之事;后两句则赞美西施以身报国、功成身退的崇高品德。全诗立意新颖而语言含蓄,不但反映出诗人的独特见解,而且还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西施形象。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苎萝山(2)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3)上春。

本是苎萝山下的像花一样的少女,却在吴王的姑苏台上占得头筹。

一笑不能忘敌国(4)五湖(5)何处有功臣(6)

虽有欢笑却始终不忘国仇家恨,灭吴而身退后隐遁不知何处。

注释

(1)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吴越春秋》:“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谷,教以容步,三年学成而献于吴。”

(2)苎萝山:地名,位于浙江诸暨。

(3)姑苏台:台名,亦作“姑胥台”,在苏州城外西南隅的姑苏山上,遗址即今灵岩山。

(4)敌国:此处指吴国。

(5)五湖:源见“范蠡扁舟”。指隐遁之所。

(6)功臣:此指范蠡。

创作背景

西施的事迹最早见于《吴越春秋》等史籍。她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传说吴亡后她随范蠡隐身江湖,后来西施故事被不断丰富,她便成了执行勾践的美人计的主角,并且说吴国灭亡是由于她的原因,于是西施在一些人心里成了反攻复国的英雄。崔道融感慨于此,而作诗咏之。诗人一共写过两首咏西施的诗,即《西施滩》和这首《西施》。此诗是在前诗的立意之上,结合相关的民间传说而成咏。

文学赏析

《西施》此诗与《西施滩》在立意上都颇为新颖,《西施滩》针对“女色亡国”的旧论直接为西施翻案,此诗则进一步将西施塑造成一个以身许国、功成身退的爱国女子,并借此表达诗人的赞美之情。

“苎萝山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上春”,这两句主要记述西施入吴以后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之事。苎罗山为西施故里,姑苏台则是吴地,四周栽有四季之花和八节之果,横亘五里,附近则修建了馆娃宫、响屐廊、玩花池等一批建筑景点,吴王和西施就在这里终日饮酒作乐。这两句虽然没有对西施的美貌作详细描述但是通过“占得姑苏台上春”一句,不难想象西施的倾国倾城,难怪后宫佳丽会全部黯然失色,吴王夫差要为她一个人如痴如醉了。盛唐诗人李白也写过一首《西施》诗曰:“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征绝艳,扬蛾人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诗中将西施的美貌及入昊受宠之事细细道来,此处虽然只有短短两句,但是却足够引起相同的联想,语言之含蓄蕴藉,由此可见一斑。

“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两句,则赞美西施以身报国、功成身退的崇高品德。其中前一句紧承次句而来,说明西施入吴是为了国家而来,为了灭吴而来,故纵然独占姑苏台上春,却始终不忘国仇家恨,由此,一个深明大义忍辱负重的女子形象就被刻画出来了。不光如此,诗人紧接着还赞美西施一介民女,能够做到功成而不显、灭吴而身退,表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的高洁品格,因而又将西施的形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西施》此诗咏怀西施,立意新颖而语言含蓄,不但反映出诗人的独特见解,而且还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西施形象,足以流传千古。

作者简介

崔道融

崔道融

唐代诗人

崔道融(880—907),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人。曾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令,后官至右补阙。黄巢起义后,避难入闽(福建)。他的诗大都自然明快、通俗易懂。著有《东浮集》九卷。《全唐诗》编其诗为一卷。

参考资料

  • [1]乐云主编,唐宋诗鉴赏全典,崇文书局,2011.11,第628-629页
  • [2]黄勇主编,唐诗宋词全集 第五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07,第2283页
  • [3]储大泓,历代咏史诗选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2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