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
乐只君子,遐不眉寿。
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
乐只君子,遐不黄耇。
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作品简介
《小雅·南山有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颂德祝寿的宴饮诗。全诗五章,每章六句。每章后四句都是歌功颂德和祝寿之词。第一二章敬祝邦家之光、万寿无疆,第三四章祝福民之父母、德音不已,第五章祝愿子孙万代幸福绵长。虽然内容单纯,但结构安排精巧,语意逐层递进,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与节奏感。
译文注释
译文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1)。
南山生柔莎,北山长嫩藜。
乐只(2)君子,邦家(3)之基(4)。
君子很快乐,为国立根基。
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南山生绿桑,北山长白杨。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5)。
君子很快乐,为国争荣光。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疆。
南山有杞(6),北山有李。
南山生枸杞,北山长李树。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7)。
君子很快乐,人民好父母。
乐只君子,德音(8)不已。
君子真快乐,美名必永驻。
南山有栲(9),北山有杻(10)。
南山生鸭椿,北山长菩提。
乐只君子,遐(11)不眉寿(12)。
君子真快乐,高年寿眉齐。
乐只君子,德音是茂(13)。
君子真快乐,美德充天地。
南山有枸(14),北山有楰(15)。
南山生枳椇,北山长苦楸。
乐只君子,遐不黄耇(16)。
君子很快乐,那能不长寿。
乐只君子,保艾(17)尔后(18)。
君子真快乐,子孙天保佑。
注释
(1)莱:藜草,嫩叶可食。
(2)只:语助词。
(3)邦家:国家。
(4)基:根本。
(5)光:光荣,荣耀。
(6)杞:枸杞。
(7)父母:意指其爱民如子,则民众尊之如父母。
(8)德音:好名誉。
(9)栲:树名,即山樗,俗称鸭椿。
(10)杻:树名,即檍树,俗称菩提树。
(11)遐:通“曷”,何。
(12)眉寿:高寿。眉有秀毛,是长寿之相。
(13)茂:茂盛,美盛。
(14)枸:树名,即枳椇。
(15)楰:树名,即鼠梓,也叫苦楸。
(16)黄耇:长寿。黄,指老人头发白后转黄。耇,年老。
(17)保艾:保养,养育,安长。
(18)后:指子孙后代。
创作背景
《小雅·南山有台》为周代贵族宴飨宾客的通用乐歌,与《小雅·鱼丽》《小雅·南有嘉鱼》三首诗是同一组宴饮诗。先歌《鱼丽》,赞佳肴之丰盛;次歌《南有嘉鱼》,叙宾主绸缪之情;最后歌《南山有台》,极尽祝颂之能事,敬祝宾客万寿无疆,子孙福泽延绵。前人或以为“乐得贤”(《毛诗序》),或以为“颂天子”(姚际恒《诗经通论》),或以为“祝宾客”(方玉润《诗经原始》)。就此诗与《小雅·鱼丽》《小雅·南有嘉鱼》为宴饮的通用乐歌来看,它应是贵族宴饮聚会时颂德祝寿的乐歌。
文学赏析
《小雅·南山有台》全诗五章,每章六句,每章开头均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兴,民歌味十足。南山有台、有桑、有杞、有栲、有枸,北山有莱、有杨、有李、有杻、有楰,正如国家之拥有具备各种美德的君子贤人。兴中有比,富有象征意义。但是兴语的作用还有为章节起势和变化韵脚以求叶韵的作用。在此诗中,这两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直说“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等,则显得突兀和浅直,加上“南山有台,北山有莱”等后,诗顿时生色不少,含蓄而委婉,诗的韵律也由此而和谐自然。
兴语之后,是表功祝寿。每章两次直呼“乐只君子”,可以见出祝者和被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前三章“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三句,言简意赅,以极节省的笔墨为被颂者画像,从大处落笔,字字千金,为祝寿张本。表功不仅是颂德祝寿之所本,而且本身也是其中的必要部分。功表得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诗的主旨。正因为前面的功表得得体而成功,后面的祝寿才显得有理而有力。四、五两章用“遐不眉寿”“遐不黄耇”两个反诘句表达祝愿:这样的君子怎能不长眉秀出大有寿相呢!这样的君子怎能不头无白发延年益寿呢!这又是以前三章的表功祝寿为基础的。末了,颂者仍不忘加“保艾尔后”一句。重子嗣,是中国人的传统,由祝福先辈而连及其后裔,是诗歌的高潮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虽单纯,但结构安排相当精巧,五章首尾呼应,回环往复,语意间隔粘连,逐层递进,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与节奏感。选词用字,要言不烦、举重若轻、颇耐咀嚼,表现出歌词作者的匠心独运。作为宴享通用之乐歌,其娱乐、祝愿、歌颂、庆贺的综合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5
- [2]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359-362
- [3]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4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