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绣鞋·湖上

无是无非心事,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胜西施。

控青丝玉面马,歌金缕粉团儿,信人生行乐耳!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红绣鞋·湖上》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描绘了作者在西湖游玩的情景,抒写了游玩西湖的感受。全曲语言清丽,多用典故及前人词句以渲染感情,表达了作者及时行乐、洒脱不羁的人生追求。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无是无非(1)心事,不寒不暖花时(2),妆点西湖胜西施。

心境恬淡没有是没有非,不审不暖时节百花绽开,把西湖装扮得美如西施。

控青丝玉面马(3),歌金缕(4)粉团儿(5)信人生行乐耳(6)

驾青丝玉骢马,听粉团儿般美女歌唱《金缕曲》,确是人生行乐的美事。

注释

(1)无是无非:《庄子·齐物论》:“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2)不寒不暖花时:言不冷不热,正是酿花时节。

(3)控青丝玉面马:一说这句是倒装句式,意即玉面郎控着青丝马。青丝:指用青丝做的马缰绳。玉面马:本为唐玄宗的名马玉花骢,又名玉面花骢。此处借指名马。控:驾驭。

(4)金缕:即《金缕曲》,词牌和曲牌的名称。词牌又名《贺新郎》、《乳燕飞》。曲牌又分南曲和北曲。

(5)粉团儿:浓妆艳抹的歌妓,年轻的美女。这句是倒装句式,意即粉团儿唱着《金缕曲》。

(6)信人生行乐耳:辛弃疾《洞仙歌》:“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酒一杯?”。信:的确,确是。

创作背景

张可久一生喜欢游山玩水,杭州西湖是他流连时间最长、吟咏最多的地方。元代至大、延祐年间,张可久曾居住在杭州。《红绣鞋·湖上》此曲即为作者游玩西湖时所作。

文学赏析

《红绣鞋·湖上》全曲描绘了作者西湖游玩的场景,但却以是与非的哲学问题开篇。“无是无非”是用《庄子·齐物论》之典故。庄子认为,从根本上说现实中原来并不存在纯粹的是与非。当人们处于一种对立关系中时,应该尽可能摆脱作为对立的一方的立场,从更高的视角来看待这种对立,乃至超越它,那人们就拥有了更多的身心自由。“无是无非心事”表现作者对庄子哲学大彻大悟的通达。“不寒不暖花时”,点出了作者游玩西湖的时间。含苞欲放的百花将西湖点缀得美不胜收,真应了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故云“妆点西湖似西施”。西湖固然风光旖旎,但作者心中无是非的超然洒脱也是他觉得西湖美似西施的重要原因。若是心中充满愁闷,即便眼前的景色再美,怕也是无心观赏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控青丝玉面马,歌金缕粉团儿”,将策马扬鞭少年的意气风发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遥想英俊的少年骑着骏马,手握青丝缰绳,多么豪迈奔放。倘若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卓然风采,那该是多么快意的事啊。“歌金缕粉团儿”是倒装句式,意即粉团儿唱着《金缕曲》。作者能够边欣赏美景,一边听着如此美妙的乐曲,真是不虚此行,故有“信人生行乐耳”的感慨。最后一句化用辛弃疾《洞仙歌》:“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酒一杯”,就全曲所抒写的思想感情作了进一步渲染,大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的意味,表达作者及时行乐、洒脱不羁的人生追求。

作者简介

张可久

张可久

元朝散曲家、剧作家,清丽派的代表

张可久(1270—1350),浙江庆原路(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年(1341年),为昆山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工散曲,尤善小令,与乔吉齐名。主要作品有《小山乐府》。

参考资料

  • [1]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