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题淮山楼

城上层楼叠巘,城下清淮古汴。

举手揖吴云,人与暮天俱远。

魂断,魂断,后夜松江月满。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如梦令·题淮山楼》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十月。第一、二句写泗州城的壮丽和古老,第三、四句写遥望南天时的情态以及所见的景物,最后三句是虚拟,想象后夜赶到松江时的情景。该词把咏怀古迹与登临述感结合了起来,篇幅虽短,耐人寻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城上层楼(3)叠巘(4),城下清淮(5)古汴。

人们朝城上望去,映人眼帘的是高耸的楼台和重叠的山峰。再朝城下望去,只见清澈的淮河水和古老的汴河水都在静静地流淌。

举手揖吴云(6),人与暮天俱远。

站在城楼上向着昊天的云间拱手致意,人与傍晚的天空一样都是这样的遥远。

魂断,魂断,后夜松江(7)月满。

目送朋友离去忧伤已极,待到他日松江月满的时候,我们还共有一轮明月。

注释

(1)如梦令:词牌名。原名《忆仙姿》,又名《宴桃源》。苏轼嫌其不雅,依后唐庄宗词“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句,更名《如梦令》。有单调、双调两体。苏轼词中用此调均为单调一体。

(2)淮山楼:在泗州治所临淮(其故城在今江苏汴洪东南,盱眙对岸,清康熙年间被洪水淹没,陷入洪泽湖),即旧有的都梁台。

(3)层楼:即高楼,指淮山楼。

(4)叠巘:重叠的山峰。

(5)清淮:清澈的淮河水。淮河为古代四渎之一,源出河南桐柏山,东流入安徽,注入洪泽湖,下游自淮阴县与大运河会合。古汴:汴河故道有两条,这里是指隋以后汴河故道,由河南的旧郑州、开封至商邱县治南,改东南流经安徽的宿县、灵璧、泗县入淮河。现在已荒废,只有泗县尚有汴水断渠。

(6)吴云:吴地的云。这里指南方的天空。

(7)松江:即吴淞江。太湖支流三江之一,由吴江县东流与黄浦江会合,再北上出吴淞口入海。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朝廷任命苏轼为杭州通判。苏轼七月离开汴京(今河南开封),十月,苏轼经过泗州。泗州是一座古城,苏轼首次经过,便稍事逗留以观览河山胜迹,后写下《如梦令·题淮山楼》该词。十一月苏轼到达杭州任所。

文学赏析

《如梦令·题淮山楼》这首小令把咏怀古迹与登临述感结合了起来,篇幅虽短,耐人寻味。起笔「城上层楼叠巘,城下清淮古汴」二句,写泗州城的壮丽和古老。这两句从大处落墨,将泗州城一侧的壮丽风光表现无余,像是一幅气势磅礴的油画。「层楼」,暗点题目淮山楼,二句从高大、雄伟的背景上衬托出了淮山楼的壮观。一个「古」字,则给泗州城多少涂上了古老文明的色彩。细加品鉴,会发现「城上层楼叠巘」一句似乎有点不合逻辑:高楼、群山怎么都显现于城墙之上?其实,「层楼」、「叠巘」同城墙都不在一个平面上,作者所用的手法类似于「画境的平面化」(宗白华语),是作者用艺术家的眼睛和心灵观照外物,移远就近的结果,其妙处与「画栋朝飞南浦云」(王勃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杜甫句)等古人诗句相同。

第三、四句写遥望南天时的情态以及所见的景物。「吴云」,本义是吴地的云彩,作者当时身在汴州(在今苏北境内),根本无从见到,所以这里用来借指南方的天空,而且表示作者将要去的方向,这与柳永的词《雨霖铃》用「楚天」一词表示将要南下用意相似。作者对「吴云」「举手」行礼,则是表示友好的意思。「人与暮天俱远」,是写南方天边的远景,对作者此行的目的地来说,也含有望而不见的意思,其心驰神往就意在言外了。

最後三句是虚拟,想象後夜赶到松江时的情景。「魂断」二句,按照词律的要求用了重迭的句式,也强化了主观的感情。这里的「魂断」,与陆放翁诗「远游无处不消魂」(《剑门道中遇微雨》)句中的「消魂」意思极为相近,有令人神往、使人眷恋之意。「魂断」为什么写两次?末句作了回答:「後夜松江月满。」「月满」是一个具有多义性的意象:一是表示时间,即当夏历的望日(十五)或「既望」(十六)月圆的时候。二是状写景物,写一轮圆月照耀中天的美景。可以想象,如此美景再加上松江与之上下辉映,这无疑是大自然的杰作,所以作者要为之倾倒、为之消魂。三是带有某种象征意义,即意味着作者对其前景乐观的展望,在这一意义上,与初唐杨炯《夜送赵纵》诗後两句「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同一机抒。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 [1]王筱云.宋词三百首.大连.大连出版社.1999年3月.64
  • [2]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