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水仙子·咏竹》是元代文学家马谦斋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从竹子入手,以竹子的高尚品格来赞扬具有坚贞、刚直性格的高尚人士,是一篇咏物佳作。
译文注释
译文
贞姿(3)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4)易见心。渭川(5)风雨清吟枕,花开时有凤寻(6)。
竹子坚负的姿色不受雪霜的侵凌,笔直的竹节亭亭直立能看见竹心。在谓河风雨之夜,诗人们很有兴味地把竹子吟咏,竹花开时就会引来觅食的凤凰。
文湖州(7)是个知音。春日临风醉,秋霄对月吟。舞闲阶碎影筛金(8)。
文湖州称得上是竹子的知音。春日,它迎着春风欢舞,如痴如醉;秋夜,它面对月亮轻轻作响,像诗人在轻声低吟;平时,在日光或月光的照耀下,庭阶上接曳起舞的竹影犹如筛金。
注释
(1)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2)水仙子:曲牌名。入“双调”,亦入“中吕宫”“南吕宫”。全曲八句七韵,基本句式为:七、七、七、五、六、三、三、四。
(3)贞姿:指竹子常年翠绿永不改变的姿色。
(4)亭亭:直立的样子。
(5)渭川:即渭河,黄河支流,横贯陕西中部。古渭河流域以盛产竹子著称。
(6)花开时有凤寻:传说凤凰喜欢竹子。
(7)文湖州:宋代画家文同,字与可,以善画竹而闻名。曾为湖州知州,故世称文湖州。
(8)碎影筛金:月光从竹子枝叶间照射下来,闪闪发亮。
文学赏析
《咏竹》是一首咏竹的佳作。第一二句写竹子不因风霜的侵凌而变色、仍保持其亭亭直节,比喻人因世俗苦难的折磨而不改变其高风亮节。竹之“节”即人之“节”。接下来几句写竹的盛产之地、花开引凤、画家文湖州等,继续丰富竹的形象意蕴,最后几句写竹的洒脱风姿,表明作者心中所追求的人格标准。作者将竹的品格与人的坚贞和刚直的性格,相融相汇,颇为感人。作者不在竹的形貌上多作描述,却毕现竹的神韵。
此曲咏竹,以竹喻人的高风亮节。用拟人化手法,正面写竹子的贞姿亮节;从诗人、画家、灵禽对竹子的赏识,侧面描写其高洁气质;末三句描摹竹子的不同情态,想象奇特,生动感人。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邓元煊.元曲:彩图版.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20.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