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九歌·东皇太一》是《九歌》的开首篇,是祭祀东皇太一的祭歌。全诗自始至终只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述,充分表达了人们对春神东皇太一的敬重、欢迎与祈望,希望春神多多赐福人间,给人类的生命繁衍、农作物生长带来福音。此诗篇幅虽短,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场面隆重,气氛热烈。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吉日(1)辰良(2)(3)(4)(5)上皇(6)

吉祥日子好时辰,恭敬肃穆娱上皇。

(7)长剑兮玉珥(8)璆锵(9)鸣兮琳琅(10)

手抚长剑玉为环,佩玉铿锵声清亮。

瑶席(11)玉瑱(12)(13)(14)把兮琼芳(15)

华贵坐席玉镇边,满把香花吐芬芳。

(16)肴蒸(17)兰藉(18)(19)桂酒(20)椒浆(21)

蕙草裹肉兰为垫,祭奠美酒飘桂香。

(22)(23)鼓,疏缓节(24)安歌(25)(26)(27)(28)浩倡(29)

高举鼓槌把鼓敲,节拍疏缓歌声响,吹竽鼓瑟声悠扬。

(30)偃蹇(31)姣服(32)芳菲菲(33)兮满堂;

群巫娇舞服饰美,香气四溢香满堂。

五音(34)(35)繁会(36)(37)欣欣兮乐康。

众音齐会响四方,上皇欢欣乐安康。

注释

(1)吉日:吉祥的日子。

(2)辰良:“良辰”的倒文,好的时光。

(3)穆:虔诚,恭敬,肃穆。

(4)将:愿,请。

(5)愉:同“娱”,此处指娱神,使神灵愉快、欢乐。

(6)上皇:即东皇太一。

(7)抚:持,握。

(8)玉珥:玉镶的剑把。珥,剑柄上端像两耳突出的饰品。

(9)璆锵:佩玉的撞击声。璆,形容玉石相悬击的样子。锵,此处指佩玉相碰撞而发出的声响。

(10)琳琅:美玉名。

(11)瑶席:珍贵华美的席垫。瑶,美玉。一说瑶席是用香草做成的坐席子。

(12)玉瑱:用玉做的压席器物。瑱,通“镇”,压。

(13)盍:同“合”,聚集在一起。一说发语词。

(14)将:拿着。

(15)琼芳:指赤玉般美丽的花朵。琼,赤色玉。

(16)蕙:香草名,兰科植物。

(17)肴蒸:大块的肉。一说蕙肴是用蕙草蒸的肉,蒸是进献之意。

(18)兰藉:用兰草垫底。藉,垫底用的东西。

(19)奠:放置。

(20)桂酒:加桂花泡制的酒。

(21)椒浆:用有香味的椒浸泡的酒。浆,一说薄酒,一说饮用的汤。

(22)枹:同“桴”,鼓槌。

(23)拊:敲击。此句下疑缺一句。

(24)疏缓节:指音乐的节拍稀疏缓慢。

(25)安歌:指歌声随着节奏的疏缓而平稳安详。

(26)陈:此处指乐器声大作。

(27)竽:古代簧管乐器,三十六簧。

(28)瑟:古代琴类乐器,二十五弦。

(29)浩倡:指高声地唱,气势浩荡。倡,同“唱”。

(30)灵:楚人称神、巫为灵,这里指以歌舞娱神的群巫。

(31)偃蹇:指舞姿优美的样子。

(32)姣服:美丽的服饰。

(33)芳菲菲:指蕙、兰、桂、椒和起舞的巫女们散发的浓郁香气。

(34)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

(35)纷:丰富的。

(36)繁会:众音汇成一片,繁多而交错。

(37)君:天神,此处指东皇太一。

创作背景

关于《九歌·东皇太一》的创作时间,古代学者多认为在屈原放逐江南之时,而现代研究者多认为是在屈原放逐之前。

文学赏析

《九歌·东皇太一》作为《九歌》的开首篇,在全诗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意义。虽然自东汉王逸以来,历代注家对东皇太一是天神的说法,并无歧异之见,然而它究竟是什么神,却诸说不一。《星经》记载:“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庄子·天地篇》云:“主之以太一”,成玄英注:“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囊括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汉书·郊祀志》曰:“天神贵者太一。”“皇”是最尊贵的神的通称,“太一”在楚人中是东方最尊贵的天帝之神。《文选》唐五臣注云:“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认为东皇太一是东帝;洪兴祖《楚辞补注》与朱熹《楚辞集注》皆承袭其说,何焯《义门读书记》与马其昶《屈赋微》则认为是战神;闻一多又以为是伏羲;还有以为太乙、齐国上帝的,不一而足。

其实,“太一”在屈原时代并不是神,它在“东皇太一”中不可能充当神的称谓;而“东皇”,由于先秦时代的东——春对应等关系,表明了它乃是春神的指称。在没有更确凿材料发现之前,“东皇太一”应是春神的说法可以成立。至于“太一”,在这里的含义是始而又始,象征起始与开端。

诗一开首,先交待祭祀的时日——因是祭春神,故时日当在春天。选择春日的吉良时辰,人们准备恭恭敬敬地祭祀上皇——春神——东皇太一,让其愉悦地降临人世,给人间带来万物复苏、生命繁衍、生机勃发的新气象。主持祭祀的主祭者抚摸长剑上的玉珥,整饬好服饰,恭候春神降临。开头四句,简洁而又明了地写出了祭祀的时间与祭祀者们对春神的恭敬与虔诚。

继而描述了祭祀所必备的祭品:瑶席,玉瑱,欢迎春神的楚地芳草以及款待春神的佳肴美酒。这一切,配合着繁音急鼓、曼舞浩唱,告诉人们,春神将要降临了。整个祭祀气氛开始进入高潮。

末尾四句,是全诗的尾声,也是祭祀的高潮——春神于此时降临了。“偃蹇兮姣服”——是春神美妙动人的舞姿与外表,“芳菲菲兮满堂”——是春神带来的春的气息与氛围。欢迎祈盼的人们于是钟鼓齐奏、笙箫齐鸣,使欢乐气氛达到最高潮。末句“君欣欣兮乐康”,既是春神安康欣喜神态的直接描绘,也是祭祀的人们对春神降临所表露的欣喜心态。

全诗篇幅虽短,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气氛热烈,给人一种既庄重又欢快的感觉,充分表达了人们对春神的敬重、欢迎与祈望,希望春神多多赐福人间,给人类的生命繁衍、农作物生长带来福音。

作者简介

屈原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343—278),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之子屈瑕后代。曾任左徒、三闾大夫。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主要代表作品 《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参考资料

  • [1]王泗原.楚辞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4:220-223
  • [2]廖晨星 注译.楚辞.武汉:崇文书局,2017:42-44
  • [3]黄寿祺 梅桐生.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31-33
  • [4]王承略 李笑岩 译注.楚辞.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29-32
  • [5]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5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