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这是一首送别词,苏轼的友人梅庭老到上党(今山西长治)任学官,苏轼便写了这首词送他。《浣溪沙》词调,苏轼以前的词家手中,大抵只用于写景抒怀,而此词却用来写临别赠言,致力于用意,有如文章之序体,从而开拓了小词的题材内容。
译文注释
译文
门外东风雪洒裾(5),山头回首望三吴(6)。不应弹铗为无鱼(7)。
门外东风把春雪吹洒在先生您的前襟,当您登上太行山头时一定会回过头来眺望三吴故乡。既然做了学官,就不应计较被派到了那艰苦的地方。
上党从来天下脊(8),先生(9)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10)。
上党地势险要,历来被人称作天下之脊,先生您志向远大,如古之大儒,以天下为己任。只是时代承平,即使有鲁连那样的奇妙计策,也没有用的地方。
注释
(1)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又有《小庭花》等二十余种异名。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2)梅庭老:作者友人,生平不详,学官,州学教授。从词里可知他是三吴地区(“三吴”,众说不一,大概指今浙东、苏南一带)人。
(3)上党:一作“潞州”,位于现在的山西长治,北宋时与辽国接近,地属偏远。
(4)学官:官职名,负责地方文教,职位不显。
(5)裾:衣的前襟。
(6)三吴:古地区名,说法不一,大致指今江苏、浙江的苏州、吴兴、绍兴一带。
(7)弹铗为无鱼:战国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食客,嫌生活清苦,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铗,指剑把或剑。
(8)脊:脊梁。上党其地甚高,古有与天为党之说,故云“天下脊”。
(9)先生:指梅庭老。
(10)鲁连书:《史记·鲁仲连列传》:齐军攻打聊城一年多不能下,鲁仲连写书信给守城燕将,燕将见书哭泣三日,犹豫不决而自杀。这句话:如今天下太平用不上鲁仲连这类书信。意劝梅庭老安心去作学官,不要想去立什么奇功。
创作背景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这是一首送别词,苏轼的友人梅庭老到上党(今山西长治)任学官,苏轼便写了这首词送他。
文学赏析
「门外东风雪洒裾」,是写送别的时间与景象。尽管春已来临,但因春雪,而气候尚很寒冷。而「飞雪似梅花」的情景,隐含无限惜别之意。这时有「雪洒裾(衣襟)」,而不言「泪沾衣」,颇具豪爽气概。次句即有一较大跳跃,由眼前写到别后,想象梅庭老别去途中,于「山头回首望三吴」,对故园依依不舍。这里作者不是强调三吴可恋,而是写一种人之常情。第三句再进一层,谓「不应弹铗为无鱼。」这句用战国齐人冯谖事,冯谖为孟尝君食客,曾嫌不受重视,弹铗(宝剑)作歌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此句意谓梅庭老做了学官,不必唱归来了。同时又似乎是说,尽管上党地方艰苦,亦不必计较个人待遇,弹铗使气。正因为意思在两者之间,语气显得尤为诚恳。
过片音调转高亢:「上党从来天下脊」。意谓勿嫌上党边远,其地势实险要。盖秦曾置上党郡,因其地势高,故有「与天为党」之说。杜牧《贺中书门下平泽潞启》:「上党之地,肘京洛而履蒲津,倚太原而跨河朔,战国时,张仪以为天下之脊。」作者《雪浪石》诗亦云:「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贷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可以参读。
「先生元是古之儒」,此称许梅庭老有如古之大儒,以天下为己任,意谓勿以学官而自卑。此句与上句形成一联,笔力豪迈,高唱警挺,足以壮友人行色。然而,不免还有一个问题,既然上党是要地,梅庭老又是大儒,为何不委以大任,而任「学官」这种小角色呢?末句补说,「时平不用鲁连书」。承接上句,用鲁连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劝勉和同情之意。鲁连,即鲁仲连,战国齐人,曾在赵国游学,当时正逢秦国围攻赵国,魏国派人劝告说赵国奉秦王为帝,鲁仲连力排众议,使赵国保持了独立。后来,齐国大将田单攻打聊城,久攻不下。鲁仲连修书一封,用箭射入城中,劝说守城燕将,燕将看到书信后,犹豫不定,哭泣三天后自杀。田单收复聊城后,想封赏鲁仲连,鲁仲连逃隐于海上。《史记》对鲁仲连评价很高。因上党是赵国旧地,当时宋辽早已议和,所以说时代承平,梅庭老即使有鲁连那样的奇妙计策,也没有用的地方。此句既有劝勉梅庭者随遇而安之意,又有对其生未逢时不得重用之遭的同情。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这首词全词仅六句,却寓义曲折深远,既同情于友人,又开导他努力工作,可以看得出,作者是想用自己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友人,出语洒脱却发自肺腑,真挚动人。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744页
- [2]唐圭璋 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