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作品简介
《屈原塔》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嘉祐四年(1059)丁忧结束后,举家迁往汴京途径忠州时写下的一首诗。此诗表达了苏轼身处逆境而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情感。全诗运用白描、夸张、推理、反衬等多种艺术手法,将屈原持志之高洁与作者的无限景仰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跃然于纸上。
译文注释
译文
楚(2)人悲屈原(3),千载意未歇(4)。
楚地的老百姓都为屈原感到悲哀,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5)。
他的灵魂精魄飘到了哪里去了呀?只留下楚地的父老们在哽咽哭泣。
至今沧江(6)上,投饭(7)救饥渴(8)。
直到今天在滔滔淼淼的汨罗江上,人们还在投食去喂养饥饿的鱼虾。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遗留下来的风俗变成划龙舟比赛,龙舟比赛时的喊叫声震裂了楚山。
屈原古壮士,就死(9)意甚烈。
屈原是华夏古往今来最豪迈的人,就算是慷慨赴死也是异常地壮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10)不忍决(11)。
世上的俗人怎能知道他的想法呢,都在留恋着这个世间而不愿告别。
南宾(12)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南宾县之前就是属于楚国的领地,山上还遗留有古人建造的屈原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13)就沦灭(14)。
本来建塔都是为了侍奉佛祖僧人,但楚国人担心屈原精魂就此消散。
此事(15)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虽然建塔这件事没有确切的凭据,可是百姓的这份心意已经很真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16)折(17)。
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人能够不死呢?又何必去计较到底怎么样能长寿。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真正能够流传下来的是人的名声,财富地位之类的只是短暂的荣耀。
大夫(18)知此理,所以持死节(19)。
正因屈原大夫明白这简单的道理,因而宁赴死也要保持自己的节操。
注释
(1)屈原塔:作者自注:在忠州,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追思,故为作之。
(2)楚:楚国,楚地,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故称。今属湖南、湖北一带,也泛指南方。
(3)屈原: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4)歇:停止,休止。
(5)哽咽: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6)沧江:泛指江河,江流,因春夏时节水色泛绿,所以称“沧江”。沧,通“苍”,有浩渺的意思。
(7)投饭:指古时荆楚之地老百姓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将煮好的糯米饭和蒸好的粽糕投入江中祭祀屈原的习俗。
(8)饥渴:饥饿,属偏义复词,特指“饥。
(9)就死:赴死,就义。
(10)眷眷:恋恋不舍。
(11)决:别,分别。
(12)南宾: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时苏轼陪同父亲入京做官,途经此地。
(13)子:指屈原的精魂。
(14)沦灭:消亡,消失。沦,沉没。
(15)此事:指猜测造塔原因这件事情。
(16)考:老,长寿。
(17)折:断,这里指死亡,短命。
(18)大夫:这里指屈原。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担任三闾大夫。
(19)死节:为了保全气节、操守而赴死。《楚辞·九章》:“或忠信而死节兮。”
创作背景
《屈原塔》这首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冬季,苏轼在为母亲守孝期满后,随父亲苏洵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即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没有任何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而此时,距屈原投汨罗江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身为一代青年才俊的苏轼,在两年前就进士及第,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于是有感于屈原的高洁品性,和后人对屈原的尊崇,写下这首五言古诗。
文学赏析
《屈原塔》这首诗通过描写楚地老百姓对屈原的崇拜和热爱,表达出诗人明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就是要学习屈子精神,做一个留名青史的明白人。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诗人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借楚地父老乡亲对屈原的深深追思、怀念来表达自己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崇敬之情。“精魂”是对屈原高贵灵魂的赞美,表达出诗人对屈原留下来的精神的无限崇拜。“空哽咽”既是描写当地老百姓对屈原的热爱,也是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竟渡,哀叫楚山裂”,诗人继续描写楚地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除了保留千年的端午节投食江水中的习俗外,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内涵。“竞渡”一方面描写屈原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情结,同时也说明爱国情感的传承,已经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哀叫”,是诗人的感性认识,目的是表达自己对屈原以身报国行为的哀痛之情,所以故意把划龙舟时人们的呐喊声称为“哀叫”。“楚山裂”采用夸张手法来赞美屈原的精神带给后人的力量,相比楚地端午节投饭的习俗来说,更能触动年轻诗人苏轼灵魂的,还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所以,在诗人笔下,真正的祭祀与追怀其实更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感”,并且是伴有“悲”“哽咽”“哀叫”等强烈情绪的“仪式感”,而不仅仅是一种追思的形式。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转笔写诗人对屈原以身殉国的理解,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意甚烈”既是诗人在高度赞扬屈原的精神,也是对自己的期许。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运用反衬的笔法来强化屈原精神的高大、伟岸。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推测“屈原塔”的来历,说明在楚地老百姓的心目中,屈原就是他们崇拜的偶像,就是他们心中的“佛”。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诗人对自己的推测给予了一个更合情理的解释。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再一次运用反衬的笔法来提升议论的力度,以此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追求理想节操的精神。“所以”,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即正因为在坚持名节的问题上,屈原为人们树立了榜样,所以,一千多年来,人们才如此怀念和追思屈原。
《屈原塔》整首诗运用了白描、夸张、推理、反衬等多种艺术手法,将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富贵之短暂与声名之无穷,世人之澌灭与屈原之不朽形成强烈的对比,一气贯之;最后以“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结束全诗,将屈原持志之高洁与自己的无限景仰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跃然于纸上。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4
- [2]杨雪编著.苏轼诗词集.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