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秋窗风雨夕》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古体诗,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所作。全诗环绕着秋字,通过一系列秋天景物的淋漓渲染,展示了陷于恶劣环境的孤弱少女的满怀愁绪和无边伤感,从而预示她难以逃脱的悲剧前途。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一、开头四句,先写秋夜景物,再写秋风秋雨,造成一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氛围,为主体部分的抒写作了环境铺垫。二、中间十二句,具体地细致地抒写孤寂凄苦的情怀。三、最后,通过彻夜未眠的诗人所见的晨景,抒发她对无休无止的悲剧的预感。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设,情因景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1)秋灯秋夜长。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2)风雨助凄凉!

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3)

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

抱得秋情(4)不忍眠,自向秋屏(5)泪烛(6)

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

泪烛摇摇爇(7)(8),牵愁照恨动离情(9)

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

罗衾不奈(10)秋风力,残漏(11)声催秋雨急。

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

连宵霢霢(12)飕飕(13),灯前似伴离人泣。

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

寒烟(14)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15)

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注释

(1)耿耿:微明的样子,也形容心中不宁。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

(2)那堪:不堪。

(3)秋梦绿:秋天绿色的梦。初秋时,人在梦中还留着夏季草木葱茏的意象;待到被秋雨惊醒,才明白已到了草木枯黄的秋季。

(4)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

(5)秋屏:带上秋天色调的屏风。案:屏风的状态本与季节无关,所谓“秋屏”只是人的感觉。

(6)泪烛:融化的蜡脂如泪,故名。也是以物写人。

(7)摇摇爇:摇摆:指烛焰晃动。爇:点燃。

(8)檠:烛台。

(9)动离情:触动了思乡的情绪。

(10)罗衾不奈: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不奈:不耐,不能抵挡。

(11)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

(12)连宵霢霢:连宵:整夜。霢霢:通“脉脉”,细雨连绵。

(13)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

(14)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

(15)滴沥:水珠下滴。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秋窗风雨夕》写在了《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渐渐昏黑,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黛玉凄凄凉凉地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一首,名之为《秋窗风雨夕》。这首诗,细致地描写了一个风雨交加、悲凉凄惨的秋夜,形象地好发了林黛玉在封建贵族势力重压下深沉的怨恨和悲哀,反映出封建礼教给她造成的沉重的精神压力,以及她无法找到出路,也无力进行斗争的苦闷心情。

文学赏析

《秋窗风雨夕》的作意,如果不加深求,可以说与《葬花吟》一样,都不妨看作是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所不同的是它已没有《葬花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伤。这可以从以下的情况得到解释:黛玉当时被病魔所缠,宝钗对她表示关心,使她感激之余深自悔恨,觉得往日种种烦恼皆由自己多心而生,以至自误到今。黛玉本来脆弱,如今,在病势加深的情况下,又加上了这样的精神负担,自然会更加消沉。

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作者写此诗并非只为了一般地表现黛玉的多愁善感,必欲细究其深意,那么也就自然地会发现一些问题。首先,无论是《秋闺怨》、《别离怨》或者《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何况,此时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再从其借前人“秋屏泪烛”诗意及所拟《春江花月夜》原诗来看,也都写男女别离之思。可见,要说“黛玉不觉心有所感”感的是她以往的身世遭遇是很难说得通的。我以为这只能是写一种对未来命运的隐约预感,而这一预感倒恰恰被后半部佚稿中宝玉获罪被拘走因而与黛玉生离死别的情节所证实(参见《红楼梦曲·枉凝眉》、《葬花吟》等诗鉴赏),曹雪芹的文字正有这种草蛇灰线的特点。《红楼梦曲》中写黛玉的悲剧结局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脂砚斋所读到的潇湘馆后来的景象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些也都在这首诗中预先作了写照。

小说中黛玉刚写完诗搁下笔,宝玉就进来了,下面所描写的主要细节是:黛玉先说宝玉象渔翁,接着说漏了嘴,又把自己比作“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因而羞红了脸。对此,用心极细的脂批揭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说:“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中爱宠’是也。谁曰不然?”这一批语,对我们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不是也同样有启发的吗?

凄风苦雨的秋夜,一个重病少女酸苦的哀思,悲凉的情绪如浓重的暗夜压在她的心头。这个犹如娇花嫩草的少女,孤单寂寞地住在潇湘馆里,听着暗夜中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窗棂,想着自己凄凉的身世和未来渺茫的前程,怎能不痛断肝肠。“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突然到来的秋风秋雨,惊破了她绿色的幻梦,预感到她短暂的青春年华就要逝去了,这是多么值得人同情。对黛玉将来因悲愁泪尽而死,《秋窗风雨夕》是一次重要的铺垫。

作者简介

曹雪芹

曹雪芹

清朝小说家、诗人、画家

曹雪芹(1715—1763),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官至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雍正初年,曹家家道中落,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另有《废艺斋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