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答王庠书
别纸累幅过当,老病废忘,岂堪英俊如此责望邪。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
亦有少节目文字,才尘忝后,便被举主取去,今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之术。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实皆命也。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作品简介
《又答王庠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这是苏轼晚年回答其侄女婿王庠问学的一封书信。信中就读书方法提出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是反对死记硬背;二是求学无捷径无捷径可走,必须勤奋学习;三是学习要讲求方法。这封书信文笔简练,语气谦逊,循循善诱,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也表现了作者的长者风范。
译文注释
译文
别纸(2)累幅(3)过当,老病废忘,岂堪(4)英俊(5)如此责望(6)邪(7)。少年应(8)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9),大略与近岁应(8)举者同尔。
上次来信,好几页都是称赞我的华丽辞藻,褒奖得有点过分了,如今我年老多病,荒废遗忘,哪里担当得起你这样的年轻才俊对我抱有这么高的期望呢?
亦有少(10)节目文字(11),才尘忝后(12),便被举主(13)取去,今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14)之术。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14)之道,而其实皆命也。但卑意(15)欲少(10)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我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所死记的东西,与现今科举考试的情况大致相同。当时也有少数应考时难度较大的文章,因我才疏学浅,有幸列为榜尾被录取,就被主考官拿去,现在都已经没有了。不过那些文章就算在也没有什么作用。实在没有抄近路获取学问的方法。只是像你这样有很高的天赋、很强的能力,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学习,自然会获取做学问的门道,这其实都是命中注定的,不需外力辅助。只是我认为年轻人做学问,每读一本书都应精读几遍才算读完。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16)。又别作(17)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18),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19),与涉猎(20)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21)之术。可笑可笑。
世上书多得如大海,各种各样的内容都有,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读完它们,只能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罢了。因此希望求学的人每读一遍书,都要确定一个目标,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探讨,比如想探求古今国家的兴衰存亡以及圣人贤人所发挥的作用,就单独去探求这一个方面,不要生发其他的念头,以免分散精力。另外再读一遍,探求人物事迹、历史旧事、典制掌故,也采用这个办法。探求其他方面都可以效仿这种做法。这种读书法看起来虽然迂阔笨拙,但是有一天学业有成了,就可以应付各种情况,与那些泛览群书而不作深入钻研的人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远不是速成的方法。我的这些意见是十分可笑的。
注释
(1)王庠:字周彦,荣州(今四川荣县)人,苏辙的女婿。
(2)别纸:指王庠来信中的附笺。
(3)累幅:几页文字。
(4)堪:担当,承当。
(5)英俊:气概才能不凡的年轻人,指代王庠。
(6)责望:期望,要求。
(7)邪:同“耶”。
(8)应:参加。
(9)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指为了应科举必须死记的一些东西。
(10)少:少数。
(11)节目文字:指应考时难度较大的文章。节目,原指树木枝干交接处,文理纠结不顺的地方,引申为难度较大的。
(12)才尘忝后:指科举制度被录取。才尘,才能低下、微小。忝后,名列榜后。忝,辱,有愧,谦词。
(13)举主:主考官。
(14)得:成功。
(15)卑意:我的意思。卑,用以自称的谦词。
(16)余念:多余的念头。
(17)别作:另外。
(18)迂钝:迂阔蠢笨。
(19)八面受敌:指可以应付各种情况。
(20)涉猎:这里指泛览群书而不作深入地钻研。
(21)速化:速成的方法。
创作背景
这是苏轼回答苏辙女婿王庠求教读书之法的一封家书。苏轼对王庠少年丧父,哀愤深切,闭户苦读,遂精通经史百家,颇多赞誉,曾称他“笔力有余,出语不凡”,然而却多所教诲。《又答王庠书》这封书信作于儋州(今属海南),时在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之后。
文学赏析
苏轼在信中用语十分谦虚虚,对王庠的赞语认为“过当”,“岂堪英俊如此责望邪?”谈自己的看法时用“卑意”一词,最后又用“可笑可笑”作结。苏轼是欧阳修以后的北宋文坛的第一人,他不但对宋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就,而且在诗词,绘画、书法等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这样的一个文坛巨匠,在青年学子面前却如此谦虚,完全是一个谦谦君子,表达了他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也表现了他的长者风范。
苏轼在信中就读书方法谈了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是反对死记硬背。苏轼认为“少年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不值一提,自应举时的“节目文字“亦无用。这就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苏轼的作文原则,他主张作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表达了崇尚自然反对雕琢的文艺主张。
二是认为求学无捷径,“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青年人往往急于求成,希望走捷径,惟有靠勤奋努力,坚持不懈,在实践中摸索求学之道。
三是求学要讲究方法。这其中又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指出求学不能贪多。苏轼认为“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他告诉王庠读书不能贪多,而应围绕”所欲求“的目的,也就是要有所选择。第二层指出读书要钻研得深。苏轼认为“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每次作一意求之“,即书要读多遍,每读一遍要能集中研究一个问题。“勿生余念”,研究其他问题也是这样,这不是浏览速成的读书法所能奏效的。这些读书方法是苏轼一生治学的经验之谈,在后世仍然有它的积极意义,值得借鉴。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胡俊华.《又答王庠书》助读[J].中学语文园地,2004(5):17-18
- [2]覃业朝.《又答王庠书》译评[J].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2014(11):13
- [3]张金英 主编.语文(第二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39-40
- [4]徐柏容 郑法清.苏轼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273-274
- [5]茅坤 编选.唐宋八大家集(插图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33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