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颸。

不驶亦不驰,飘飘吹我衣。

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

流目视西园,烨烨荣紫葵。

于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

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

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是晋宋时期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前八句描写仲夏五月的田园风光,清新自然之中,流露着欢欣之情;后八句由感物之盛衰而联想到自身的盛时难再,故希望能及时有所作为,然而面对困顿的生活,却不免悲恨交加,抒发了壮年易逝、躬耕自资维艰的悲慨之情。全诗朴质无华,不露痕迹地表现作者襟怀的开阔和高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蕤宾(4)五月中,清朝(5)起南颸。

时当仲夏五月中,清早微觉南风凉。

(7)亦不驰,飘飘吹我衣。

南风不缓也不疾,飘飘吹动我衣裳。

重云(9)蔽白日,闲雨(10)纷微微。

层层乌云遮白日,濛濛细雨纷纷扬。

流目(11)西园(12)烨烨(13)(14)紫葵。

随意赏观西园内,紫葵花盛耀荣光。

于今甚可爱,奈何(15)当复衰!

此时此物甚可爱,无奈不久侵枯黄!

感物(16)愿及时,每恨靡所挥(17)

感物行乐当及时,常恨无酒可举筋。

悠悠(18)待秋稼(19)寥落(20)赊迟(21)

耐心等待秋收获,庄稼稀疏将空忙。

逸想(22)不可(23)猖狂(24)独长悲!

遐思冥想难抑制,我心激荡独悲伤。

注释

(1)和:(hè):应和,依照别人所作诗的题材和体裁而作。

(2)示:给某人看。

(3)胡西曹、顾贼曹:胡、顾二人名字及事迹均不详。西曹、贼曹,是州从事官名。《宋书·百官志》:“江州又有别驾祭酒,居僚职之上。别驾、西曹主吏及选举事。西曹,即汉之功曹书佐也。祭酒分掌诸曹兵、贼、仓、户、水、销之属。”

(4)蕤宾:诗中用以标志仲夏五月。古代以十二律配合十二个月,“蕤宾”是配合五月之律。《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律中蕤宾。”古代以乐律的十二管同十二月之数相配合,十二管之一的蕤宾与五月相合,故称五月为蕤宾。

(5)清朝:清晨。

(6)飔:凉风。

(7)驶:迅捷,疾速。

(8)迟:迟缓,缓慢。

(9)重云:层层乌云。

(10)闲雨:指小雨。

(11)流目:犹“游目”,随意观览瞻望。

(12)西园:陶渊明不大可能有几个园,此或谓园之西。

(13)烨烨:光华灿烂的样子。

(14)荣:开花。

(15)奈何:无可奈何。

(16)感物:有感于物。

(17)靡所挥:没有酒饮。挥,形容举杯而饮的动作;一说是“发挥壮志”之意。

(18)悠悠:长久。

(19)待秋稼:等待秋收。

(20)寥落:稀疏。

(21)赊迟:迟缓,渺茫,引申为稀少,无所获。

(22)逸想:遐想。

(23)淹:滞留,深入。

(24)猖狂:恣意放纵,这里指感情激烈。

创作背景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这一首诗作年无考,研究陶诗的人,有把它系于晋安帝元兴二年癸卯(403年)的。

文学赏析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此诗起四句直写当前气候,说在阴历五月的一天早晨,吹起南风,不快不慢,飘动着诗人的衣服。风是夏天“清朝”中的“南颸”,飘衣送凉,气象是清爽的。接着两句,不交代转变过程,便紧接着写“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由晴到雨,似颇突然。以上六句是面的总写,一般叙述,不多描绘。

“流目”四句,由面移到一个点。先写诗人在清风微雨中,转眼观看西园,见园中紫葵生长得“晔晔”繁荣,虽作集中,亦只叙述。上文的叙事写景,直贯到此;而对着紫葵,忽产生一种感慨:“于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感慨也来得突然,但内容还属一般,属于人们对事物常有的盛衰之感。这里转为抒情。下面两句:“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承前两句,抒情又由点到面,同时由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转到对自身的表白,扩大一步,提高一步,句法同样有点突然,而内容却不一般了。陶渊明本是有志于济世的人,被迫过隐居生活,从紫葵的荣晔易衰而联想自己不能及时发挥壮志,建立功业,这种触动内心痛处的感受,本来也是自然的,不妨明白直说,可诗中偏不说出“愿及时”愿的是什么,“靡所挥”挥的是什么,而是留给读者自行领会。

上文各以六句成片,结尾以四句成片。这四句由思想上的“恨”转到写生活上的困难,以及在困难中不可抑制的更强烈的思想活动。“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等到秋天庄稼收成,有粮食不继的迫切问题。处境如此,还有上文的为外物而感慨,为壮志而感伤的闲情,在常人眼中,已未免迂疏可笑;而况下文所写,还有“不可淹(抑遏)”的“逸想”和什么“猖狂”的情感或行动,冷静一想,也未免自觉“可悲”了。有了“悠悠”两句,则上下文的思想感情,都变成出于常情之外,那末作者之非常人也就不言可喻了。把“不常”写得似乎可笑可悲,实际上是无意中反映了他的可钦可敬。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这首诗在陶诗中是写得较平凡的,朴质无华,它的转接突然的地方,也表现它的“放”和“直”,即放手抒写,直截不费结撰。但也有它的含蓄,有它的似拙而实高,它的奇特过人,即不露痕迹地表现作者襟怀的开阔和高远。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处境,“猖狂”的来龙去脉,也就有迹可寻,即是对于黑暗、险恶的政局和自身抱负莫展的愤激。把这些诗句都作赋体看,诗中表现出诗人的政治热肠和人生态度,表现出他高出常人的地方,即在艰难的生活中不忘济世。诗写得很随便,却有深远的意境。

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

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有《陶渊明集》。

参考资料

  • [1]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109-110
  • [2]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