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杖藜》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昼游,后二句写梦境,表现了王安石身在山林,但心在庙堂的爱国主义思想。全诗借古喻今,真实地揭示了王安石晚年内心世界的一个侧面。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杖藜(1)随水转东冈(2),兴(3)罢还来赴一床(4)。
我拄着拐杖顺着水流转到东冈,当我游兴尽了的时候,回来躺在床上睡了一觉。
尧(5)桀(6)是非时入梦,因知馀习(7)未全(8)忘。
谁是尧谁是桀,谁是谁非,这类问题经常在梦中萦绕,由此可我的积习惯还未能全部改掉。
注释
(1)杖藜:拄着拐杖行走。杖,扶杖,拄着拐杖。藜,一种植物,茎可作手杖。
(2)东冈:又名白土岗,在钟山。
(3)兴:游兴。
(4)赴一床:指睡觉。
(5)尧:传说中的上古贤君。
(6)桀:夏朝的末代君主,被认为是暴君的典型。
(7)馀习:积习,这里指关心时政得失的习惯。
(8)全:一作“能”。
创作背景
《杖藜》这首诗当作于王安石晚年时期,据说是诗人梦后所作。当时诗人已经离开官场,退隐山林。诗的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考。
文学赏析
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曾经宦海风云多年,即使已经退隐山林,但仍然对朝政的是非得失十分关心。《杖藜》这首诗就真实地揭示了他晚年内心世界的一个侧面。
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白天出去游玩。“杖藜随水转东冈,兴罢还来赴一床。”在此只说明游赏的地点,但没有对所见景物进行描写。后两句转写梦境。“尧桀是非时入梦,固知余习未全忘。”这里点明了在梦中时常见到尧、桀,但这两个帝王正好是完全相反的形象,一个是贤君,一个是有名的暴君。而他们的是非对错作者并不想在此论说,实则是在借古喻今,表达对变法问题一如既往的关切。
此时王安石回想起昔日在朝中主张变法所经历的一切,还是感慨万分,对朝中事依旧关切有加。《杖藜》整首诗表现了王安石身在山林,但心在庙堂的爱国主义思想。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王兆鹏 黄崇浩.王安石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7-138
- [2]高克勤.王安石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63-64
- [3]东篱子解译.王安石集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