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山寺》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写山下所见山寺,僧人寥寥,山园路高;颔联写山寺禅院景象,石竹丛里麝香安眠,金桃挂枝鹦鹉轻啄;颈联和尾联写登上山寺所见所感,山脚乱水,山上窟龛;重阁晚望,历历在目。这首诗纯用白描手法描写登麦积山所见景色,语言清新自然,毫无雕刻涂饰的痕迹。声律谐美,对仗整齐。山势形状,崖龛构造,花鸟动静,宛然在目。
译文注释
译文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1)高。
荒凉的山寺里和尚很少,蜿蜒的小路愈盘愈高。
麝香(2)眠石竹(3),鹦鹉啄金桃(4)。
麝香在石竹丛里安睡,鹦鹉悠闲地啄食金桃。
乱水(5)通人过,悬崖置屋牢(6)。
乱流的溪水行人可以趟过,悬崖上建构的屋宇十分牢靠。
上方(7)重阁晚,百里见秋毫(8)。
登上山顶的高阁天色已晚,百里之外还能望见飞鸟的毫毛。
注释
(1)细路:登山小路。
(2)麝香:鹿属。本名麝香鹿,俗名香麝,其腹部阴囊旁有香腺,其分泌物香气极浓,因名香麝。
(3)石竹:属石竹科,多年生草本,丛生有节,高一二尺,夏日开花,色有深红、浅红、白色等。
(4)金桃:即黄桃。
(5)乱水:山中泉水,纵横乱流,可涉足而过的叫乱水。水一作“石”。
(6)悬崖置屋牢:指麦积山上房舍。
(7)上方:指僧之方丈,在山顶。
(8)秋毫:鸟兽在秋天新生的细毛,比喻细微之物。秋一作“纤”。
创作背景
《山寺》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乾元二年七月,由东都洛阳前往华州出任司功参军的诗人杜甫,因为途中目睹百姓的苦难、官吏的残暴,而自己又位卑言轻,无法实现政治抱负而苦闷不已。恰逢长安时的好友赞公在秦州来信称东柯谷西枝村美景,杜甫便毅然弃官,携全家经陇县、张家川、清水来到秦州西枝村,暂寄居于他的远房侄儿杜佑家,并打算在这修建几间草庐,以安度晚年。尽管生活艰难,但杜甫依然喜欢寻踪古迹、拜访朋友,《山寺》就是诗人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游览参观麦积山后乘兴而作。
文学赏析
首联先写眼前近景:麦积山寺剩下不多的僧人;再写野眺远景:麦积山的形状和曲折盘旋的小道。由近及远,天然工巧,十分精绝。
领联一个“眠”,出了麝香鸟的疲倦;一个“啄”,出了鹦鹉的贪馋。此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色彩明丽。虽值秋季,但字里行间跃动着春天的旋律,给人心理上一种愉悦的美感。
首联和领联描述了战乱对山寺的影响。僧人或参战,或逃跑,已所剩无几。而麝香、鹦鹉却怡然自得,不知人间变故。
颈联写游人登上麦积山,要通过山峡上纵横流淌的涓涓溪流。“悬崖”句,仇兆鳌引《玉堂闲话》云:“麦积山,梯空架险而上,其间千房万室,悬空蹑虚,即‘悬崖置屋牢’也。”这两句写出了麦积山的险峻和诗人的兴致。
尾联接近傍晚,诗人登上了麦积山,看到了山顶上重重叠叠的楼阁台榭,山寺的长老就住在那里。凭槛远眺,那百里远的景物尽收眼底。
《山寺》这首五言律诗,每句都是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可谓“诗中有画”。综览全诗,不但格调清新,对仗工整,而且描摹景物近景远景相互配合,使全诗的意境明丽悠远,读之令人赏心悦目。这首诗的宝贵不只在为我们展现了极为优美的如画山水,更宝贵的是为后人记录了当时在秦地数量很多的麝和鹦鹉的事实。麝因有珍贵的麝香,鹦鹉因美丽而能学人言,长期遭致滥捕滥杀,在这一地区相继灭绝了。高远得接近仙境的寺庙尚且如此,战乱对社会的破坏就更难以言表了。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王新龙.杜甫文集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第102页
- [2]霍松林.霍松林选集 第七卷 译诗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第59页
- [3]丁成泉.中国山水田园诗集成 第1卷 东晋南北朝·隋唐.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第523页